近日,在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大講堂內,來自霞浦縣疾控中心的授課老師,結合自身工作經歷,以豐富生動的實操案例,為即將投入疫情防控一線服務的志愿者們進行了系統的崗前培訓。
“今天參加崗前培訓的都是近期新招募的志愿者,此次培訓除了讓志愿者們掌握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外,還特別針對志愿者在服務中的個人安全防護進行強調。”霞浦縣志愿者協會副會長陳冬冬說。
三沙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三沙義工等公益組織在光影棧道景區幫助開展體溫檢測、游客引導等服務。江鵬 攝
據介紹,面對日益復雜的新冠疫情形勢,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志愿服務隊和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行動、主動靠前,面向全社會招募儲備志愿者,切實精準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截至目前,全縣33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已經建立疫情防控志愿者儲備隊伍161支,招募防疫工作志愿者2300多人。
連日來,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所屬志愿服務隊積極行動,團結各方力量,參與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協助開展核酸采樣、接種疫苗、疫情防控宣傳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
在海島鄉、北壁鄉,志愿者們奮戰疫情防控一線,值守碼頭,登上渡輪,深入邊島,幫助轉運疫情防控物資,向漁民宣傳動員及時舉報不明船只,對客渡碼頭返鄉人員進行測溫登記,嚴篩重點地區流入人員,加強入境入鄉管控,確保返鄉有序、安全出入。
臨近清明,沙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小貝丘”志愿服務隊針對性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組織志愿者入戶張貼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宣傳海報和橫幅,發放、張貼《2022年清明節期間安全文明祭掃通告》,提醒廣大群眾文明祭掃、安全過節,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該鎮還成立了督查小分隊實時關注各村人員聚集活動。
牙城鎮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入戶排查宣傳工作。牙城鎮 供圖
為了讓居家隔離人員能夠安心宅家,水門畬族鄉推出“暖心閱讀禮包”志愿服務,為隔離人員送上報刊雜志、親子及健康科普類書籍,以此鼓勵隔離者利用隔離期增進家庭感情、關注家人身體健康。志愿者們還為居家隔離戶準備了愛心水果盒,并用便簽書寫下了疫情下“隔離不隔情”的暖心話語,彼此鼓勵。
在三沙鎮,三沙東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黨員服務民宿先鋒隊”,采取“志愿者+黨員+民宿+網格防控”模式,將黨員、志愿者和民宿疫情防控掛鉤,幫助當地民宿抵御疫情,共渡難關。
與此同時,全縣各村(社區)的文明實踐廣播站通過“村村響”大喇叭每天循環播報疫情訊息通告和防控措施,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戶外LED屏、橫幅、宣傳海報……
鄉、村兩級實踐陣地線上線下齊發動,充分發揮傳遞信息、遏制謠言、維護穩定的作用,實現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努力營造全民防疫的輿論氛圍,為全縣疫情防控提供堅強的精神動力。
志愿者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登記。林建忠 攝
“記得戴上口罩,如果你要出門;坐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出神;已經過去三年,壓抑了太多人;但是我們抬起頭 沒有辜負過程……”這是霞浦一中學生張康洛自創的一首防疫說唱歌曲《記得戴口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廣受歡迎。
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霞小宣”宣傳宣講志愿服務隊廣納賢才,招募一批文藝志愿者骨干積極投入疫情防控云宣講。方言順口溜、方言布袋戲防疫宣傳小短劇、方言三句半節目……一批具有霞浦地方特色的疫情防控文藝作品,溫暖人心、弘揚正氣、鼓舞士氣。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愛。近期,霞浦縣共籌集了價值125萬元的水產品和新鮮蔬菜援助泉州,其中,51噸蔬菜來自時代楷模孫麗美同志的家鄉松山街道古縣村。在物資裝箱過程中,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們協助村民分次、分批將一筐筐新鮮花菜搬運上車,第一批25噸的花菜已順利完成裝車運往出發泉州。
下一步,霞浦縣將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探索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保障機制,整合調動各類陣地資源,組建志愿者預備隊伍,在發揮“霞小宣”等現有品牌隊伍作用的同時,儲備一批具備心理健康輔導、應急救援專業技能的志愿者。同時,將強化儲備志愿者崗前培訓和備戰演練,明確服務崗位職責和召集運行模式,確保志愿服務隊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通訊員 李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