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日訊 為提升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泰寧縣立足本縣農村留守兒童多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本地各類優質資源,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注重思想道德教育、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和實踐教育,精心打造多個鄉村“復興少年宮”示范點,以點帶面,努力為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條件、營造環境,促進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大田鄉鄉村“復興少年宮”志愿者講述少共師英雄事跡。泰寧縣委文明辦供圖
傳承“少年紅軍”之歌
“少年英雄葉開基,遇到敵匪臨危不亂,機智潛伏敵營巧救被捕同志……”在大田鄉“中央少年紅軍”展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未成年人講解員小陳,正為大田鄉鄉村“復興少年宮”小學生們生動講述少年紅軍英雄事跡。這已成為該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品牌項目。附近幾個鄉甚至外縣的學校,都紛紛組織“少年紅軍”研學隊伍,到大田鄉實地開展愛國主義研學活動。大田鄉旗峰鄉村“復興少年宮”還將《少共國際師》作為校歌,全體師生每周同唱,傳承紅色熱土革命精神,引導孩子們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泰寧縣是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共有7個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各鄉鎮鄉村“復興少年宮”聯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揮“五老”志愿服務隊、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志愿者,常態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愛黨愛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梅林文化薪火傳”志愿服務隊指導孩子學習梅林戲。泰寧縣委文明辦供圖
唱響傳統文化鄉韻
“梅林戲,接地氣,國家非遺有人繼,薪火相傳數百年,校園文化數第一。”3月28日,在朱口鎮青云鄉村“復興少年宮”,梅林戲傳承班教室內,35名農村留守孩子在村梅林戲愛好志愿者的帶領下,正一招一式一腔一調認真學習梅林戲。縣“梅林文化薪火傳”志愿服務隊還定期到青云少年宮編排節目,讓學生更深入了解發源自己家鄉的國家級非遺文化。現在,《梅林瑤》《剿匪記》、戲曲廣播體操《春曉》已成為青云鄉村“復興少年宮”每個興趣班的傳統節目。近兩年來,全縣“復興少年宮”先后培育了梅林戲、北斗花燈、文儺舞、上青古樂等多個非遺項目,讓孩子在家門口體驗家鄉優秀文化,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懷。
青云鄉村“復興少年宮”組織留守孩體驗泥塑活動。泰寧縣委文明辦供圖
打造勞動實踐“新趣”
“這是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大多生長在丹霞崖壁之上,具有降低血糖、抑制腫瘤、潤養肌膚、增強免疫等多種藥用性能和保健功能。”下渠鎮博雅鄉村“復興少年宮”丁老師耐心地向孩子們介紹。在博雅鄉村“復興少年宮”勞動實踐基地后園,孩子們常常到這里看自己種的中草藥、蔬菜等勞動成果,學到許多課外知識,又鍛煉了自己動手能力。編織竹筐、學做泥塑、制作游漿豆腐、擂茶等項目活動,泰寧縣鄉村“復興少年宮”發揮鄉賢能人、愛心志愿者等作用,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寓教于樂,引導農村兒童培養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
下一步,泰寧縣將深化拓展鄉村“復興少年宮”示范點建設,強化提升文明實踐融入成效,在資源統籌、隊伍建設、活動管理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下功夫,讓鄉村“復興少年宮”成為孩子們夢想啟航的樂園。(泰寧縣委文明辦 肖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