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4月1日人民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鞏固全面小康的勝利果實需要人才,鄉村振興離不開各路人才開道,如何培養鄉村人才,為鄉村振興配置強有力的“火車頭”,干起來才會更加虎虎生威有力量。
培養過硬的鄉村干部要做好規劃。當今“三農”建設中,缺什么樣的鄉村干部,縣鄉兩級政府的人事部門要心中有數,這不僅關系到鄉村人才的培養是否精準,更關系到這些人才在鄉村振興中是否起到關鍵作用,尤其關于一些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主管部門更需了如指掌,通過不拘一格降人才,讓鄉村干事創業的人有更多機會,在看學歷的同時,更看重能力,將一些熱愛鄉土,愿意為農民服務的好后生推薦到鄉村干部的“火車頭”位置上。
培養過硬的鄉村干部要立足鄉土。從以往看,一些人才到鄉村,真正扎根的不多,即便有一些定向培育的鄉土人才,他們在完成了規定的服務年限后,也會選擇跳出農門。如何讓鄉村人才來了主動留下,在人才培養上除了要認真規劃,細化落實,更要學會用真情留人,在土生土長的人才培養上多傾斜,多給熱愛農村的年輕人機會,或者通過與高校聯合培養,將新農民送出去深造,打通鄉村人才上來的機會,才有“田秀才”“土專家”雨后春筍“長”出來,為鄉村振興贏得硬支撐。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對于干事創業的鄉村干部,要從方方面面關心他們的成長,除了出臺激勵政策,更需要農村群眾相信他們,鼓勵他們,關愛他們,從方方面面為他們營造發展的好生態,讓他們感受到鄉村的希冀厚愛,體會到農村是他們干事創業的熱土,從而更好在“希望的田野”當好鄉村振興長長久久的“火車頭”。
培養鄉村振興的“火車頭”,各級黨委要扛起政治責任,以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才能更好為鄉村振興打造一個個強有力的“火車頭”,為做好“三農”增強引擎,帶動農村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力推動鄉村振興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晉安區委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