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0日訊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結合平潭綜合實驗區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中的重要作用,區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積極組織全區志愿者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協助村居信息排查、防疫宣傳、體溫測量、核酸檢測、入戶排查、場館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凝聚抗“疫”磅礴力量,助力筑牢實驗區疫情防控“安全網”。
“線上+線下”,織密疫情防控“宣傳網”
志愿者入戶宣傳防疫小知識
四個片區全力統籌宣傳力量,打出“線上+線下”組合拳,扎實開展“敲門行動”,擴大疫情防控宣傳覆蓋面。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短信等方式,發布《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健康防護知識等訊息,提醒居民遵守防控規定。線下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隨聲小喇叭等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LED戶外屏展播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在轄區宣傳欄、主要干道沿線、背街小巷等張貼防疫提示、公告、橫幅,安排流動宣傳車循環播放防控提醒語,發動老黨員、離退休老干部、社會志愿者手持錄音喇叭走街串巷、入戶發放倡議書和宣傳資料。并結合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行動,做好商戶防疫入戶宣傳及檢查工作,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努力做到宣傳全覆蓋。
據統計,截至目前,共安排超10輛流動宣傳車,張貼宣傳告示7000多份,發放《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5600多份,有效提高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營造“主動防疫、科學抗疫”的社會氛圍。
“黨員+志愿”,筑牢群防群控“防護網”
核酸檢測現場,志愿者引導群眾做好核酸檢測登記
基于群眾自愿核酸檢測強烈意愿,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有效緩解采樣點擁堵現象,實驗區組織開展2次全民核酸采樣進村居工作,全面開放214個核酸采樣點,設置323個采樣臺,累計組織片區志愿者、文明單位志愿者2000余人次協助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核酸檢測現場,志愿者有序組織、分工明確,主動維護檢測點秩序,時刻觀察檢測群眾流量,不時提醒檢測群眾保持一米線距離、佩戴好口罩、提前打開采樣二維碼,做好核酸檢測登記工作。
四個片區組建近190支黨員志愿者小分隊,充分發揮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堅持“分片分區、逐戶逐家、精細精準”,進行拉網式排查登記工作。全面篩查轄區內流動人口,及時了解村民近期是否有從涉疫地區返嵐情況、疫苗接種情況,并查驗健康碼、行程碼等,鼓勵群眾積極前往就近醫療機構進行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確保做到“家家清”“情況明”“數據實”。對不在家的群眾,分片分戶通過電話、微信等一一排查,及時反饋,確保做到排查不漏、信息不漏、宣傳不漏,全力構筑群防群控“防護網”。
“專業+聯動”,加固聯防聯控“保障網”
國網平潭供電公司黨員志愿者對疫情防控重點區域測溫測荷
國網平潭供電公司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參與疫情防控保供電工作,指派專人密切對接核酸檢測點、定點醫療單位、隔離場所等進行保供電服務,對涉及的變壓器、配電柜、應急發電設備及供用電線路設施開展紅外線測溫等全面檢查,發現隱患,立查立改,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區旅游與文化體育局重點針對娛樂場所、公共場館、民宿、體育經營場所、網吧、旅行社,區風景區與旅游執法支隊針對旅行社、景區、星級飯店、民宿進行疫情防控摸排。區經濟發展局重點圍繞工信、商物、口岸等領域以及醫療物資儲備,開展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入(返)嵐人員摸排工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食藥特檢”行動,對轄區內的市場經營主體開展疫情宣傳及離島人員摸排,保障市場穩定。區社會事業中心組織開展以“熱血送暖 為生命接力”為主題的無償獻血活動,緩解疫情期間臨床用血緊張情況,共計獻血145人次,獻血總量43260毫升。區綜合執法與應急管理局啟動城區網格聯動機制,積極聯動社區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采取走街串巷的方式對商業大街、農貿市場和人員密集點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并向未及時佩戴口罩的市民發放口罩,通過點對點的宣傳方式,形成宣傳合力,讓廣大市民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共識,增強防控意識。各級文明單位積極組織志愿者前往掛鉤社區、共建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人員摸排、核酸檢測、防疫消殺、環境衛生整治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各學校組織教師志愿者為學校周邊居民分發防疫口罩并宣傳防疫知識。此外,平潭政協組織委員捐款163840元用于購買抗疫物資助力香港抗疫。
志愿者協助布置核酸采樣點現場
疫情防控“不留白”,隨處可見“志愿紅”。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以來,實驗區開展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服活動200余次,參與志愿者約6000人次,廣大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用實踐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雷鋒精神,讓“志愿紅”成為實驗區疫情防控的最亮底色。(平潭綜合實驗區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