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1日訊 又到一年清明時,根據平潭綜合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的安排,今年全區暫停現場祭掃。30日,記者走訪平潭殯葬服務機構了解到,今年各個殯葬服務機構相繼推出代客祭掃、網上祭掃等“云”服務,倡導通過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緬懷逝者。
東海陵園內,工作人員整理鮮花,為集體代祭掃活動做準備
代客祭掃
別樣清明一樣情
在東海陵園,工作人員正在整理鮮花,為集體代祭掃活動做準備。清明節當天,陵園和殯儀館將開展集體代祭掃活動,代替群眾祭奠親人。
“當天我們會組織專業禮儀人員,莊重地進行祭掃儀式。”東海陵園百姓人生禮儀負責人柯健表示,今年還會繼續提供“一對一”免費代客祭掃服務,目前已經有大約200個家庭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等各個渠道預約。生命禮儀師和工作人員將代替預約人員進行擦拭墓碑、鞠躬行禮、敬獻鮮花等祭掃流程,并全程錄制反饋。
根據祭掃工作安排,殯儀館同步暫停了大中禮廳、守靈間、遺體告別和骨灰祭祀等殯儀業務,但火化和骨灰寄存業務仍正常開展。“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火化和骨灰寄存業務開展控制家屬人數在20人以下。另外清明節集體代祭掃我們也會為先人獻花和長明燈,擦拭每個閣位,同時會根據群眾需求開展代客祭掃,大家可以通過電話24348877進行咨詢。”平潭縣殯儀館館長丁元龍說。
實驗區公益性公墓目前已有1800多個墓穴先行安置。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墓各個入口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值守,園區內部,工作人員正往樹枝上系上黃絲帶。“清明期間,我們將安排做好祭掃人員的勸返工作,同時通過宣讀祭文、敬獻花籃、放蓮花燈等方式開展集體代為祭掃活動。”福生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俞敏告訴記者,工作人員還將在各個墓穴一一開展祭掃,代替群眾傳遞哀思。
網絡祭掃
重于心而勝于形
在提供集體代祭掃和“一對一”代客祭掃服務的同時,實驗區殯儀服務機構也進一步完善網絡祭掃的各項功能,讓更多群眾能夠在“云”端緬懷先人。
“先人安葬在陵園及殯儀館的群眾,可以通過‘平潭生命紀念園’微信公眾號中的‘云祭掃’功能,輸入墓位號或火化證號進行網上獻花等線上祭祀,還可以發布‘天堂寄語’,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東海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今年公眾號里還增加了“網上建館”功能,讓廣大群眾都可以通過“網上建館”,在云端為逝去親屬建立紀念館,還可以邀請親友一同緬懷。
在這個云空間里,逝者家屬不僅可以上傳已故親人的一些照片、個人信息、祝福語等,還設置了撰文追憶、瀏覽權限選擇等功能,可以讓親屬共同追憶先人、寄托哀思。
“文明祭祀是時代新風,緬懷先人,重于心而勝于形,我們的平安健康就是對先人的最好告慰。”實驗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減少人員聚集,確保大家過一個安全、綠色、文明的清明節。
據了解,歷年清明節祭掃具有“大流量、小空間、高密度”特點。以去年為例,僅清明節當天,東海陵園等各個祭掃點共接待群眾逾5.87萬人,今年暫停現場祭掃也是為了防止清明祭掃帶來人員流動聚集。相關部門呼吁,廣大群眾應積極配合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關于今年清明祭掃的相關規定,同心協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平潭融媒體記者 楊詠林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