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1日訊 明溪縣在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試點工作中,在政治導向、主題設計、運作機制等方面把好大方向,鼓勵各村居、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優化場所和內容設計,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道德培育、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等服務,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打造“一點一特色”品牌,讓鄉村“復興少年宮”護航孩子們健康成長。
“微雕”技藝展少年風采
明溪縣沙溪學校把省第六批非遺——“明溪微雕技藝”引進校園,建設微雕室,以鄉村“復興少年宮”為陣地,特邀明溪微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毛祚勝大師,為學生傳授微雕技藝。毛祚勝大師為主授課教師,馬耀邦老師為助教,累計向學生授課36次。“我覺得在‘復興少年宮’很快樂,我很喜歡微雕技藝,課后時間我總喜歡在這里,讓我覺得自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名孩子歡快地說道。經過不斷地學習深化,縣人民檢察院、縣文旅局、縣委文明辦、縣教育局和縣沙溪鄉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檢愛同行共護未來”微雕技藝——篆刻比賽,孩子們不斷展示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在歡快中收獲成長。“復興少年宮”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動眼、動腦、動手,讓學生了解非遺、學習非遺、傳承非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兒童課外生活,護航孩子們健康成長。
“茶花燈”弘傳統文化
明溪縣胡坊鎮茶花燈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豐厚的客家文化氛圍,2012年被列入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胡坊鄉村“復興少年宮”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任務,發揮活動育人和實踐養成的優勢,豐富未成年人課余生活,引導農村少年兒童培養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弘揚傳統文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在胡坊鄉村“復興少年宮”,82歲高齡的市級非遺傳承人葉禮行正為21名五年級的學生上一堂別開生面的“茶花燈”講授課,葉爺爺先讓孩子們觀賞茶花燈,并講授茶花燈的歷史、材料和制作技巧。他告訴孩子們,要用自己的思維想法設計茶花燈,更能賦予茶花燈新的活力。
葉爺爺親自演示了制作花燈的關鍵要點,并為孩子們答疑解惑,孩子們在他的帶領下學會了折疊、裁剪、黏貼彩紙等方法。從前,胡坊上至耄耋,下至垂髫,都會制作茶花燈,現在,茶花燈技藝走進了胡坊鄉村“復興少年宮”。通過教學實踐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讓優秀傳統文化滋潤他們的心田,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懷,也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中能夠迸發出勃勃生機。
明溪縣鄉村“復興少年宮”校內以學校為活動主陣地,校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活動主要場所,鄉村文化館、鄉村紅色展館、鄉村知青館、農家書屋為輔助場所。逐步構建起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配合,學校少年宮與文明實踐陣地聯合的工作機制,使“復興少年宮”成為孩子們熱愛的場所、家長們放心的教育陣地,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明溪縣委文明辦供稿 李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