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0日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隨著建陽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一聲令下,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聞風而動,一場驚心動魄的防抗疫情阻擊戰迅速打響,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積極抗疫,共克時艱,用熱血和超級硬核溫暖了潭山大地。
核酸檢測現場 組織部供圖
黨旗飄飄 “黨旗紅”守護“健康綠”
全區320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下沉疫情一線,組建了流調溯源隊、核酸檢測隊、集中隔離點隊、交通轉運隊、后勤保障隊、應急力量隊組成的“5+1”疫情防控隊伍,黨員們投身一線,梳理傳播鏈條,復原患者活動軌跡,發放防疫物資、發放能量補充,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在鄉鎮(街道)、村(居)和交通卡點上,360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檢測體溫、查驗“雙碼”,全天候值守,不漏一車一人,筑牢疫情防控網。各級黨組織把紅色堡壘筑在阻擊疫情的最前沿,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黨徽閃閃發光、黨旗高高飄揚。
團旗飛揚 黨有號召團行動
團區委發揮“一站一專”聯絡站作用,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在防控疫情阻擊一線,組織了市青聯委員、青年志愿者聯盟、新興青年群體、茶盞青年,青年文明號的近1000名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核酸檢測、秩序維護、信息登記、疫情防控宣傳、防疫物資轉運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的力量。
最美“大白”奔赴一線 第一醫院供圖
最美“大白” 紅管白簽戰“疫”魔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發生后,來自全區各級醫院、衛生院及緊急馳援建陽的南平市第一醫院、南平市婦幼保健院、建甌總醫院的1000多名醫護人員,從25日起就奮戰在城區、鄉鎮200多個核酸檢測點,冒著大雨堅守崗位,克服天氣陰冷潮濕、防疫物資部分短缺、工作時間長、強度大、條件艱苦等諸多困難,沒有人叫苦叫累,不少一線“大白”到下午2-3點鐘才吃上午飯,為方便群眾檢測,不少核酸檢測點堅守到傍晚6點多鐘才完成檢測任務。潭城衛生服務中心檢測人員,全天候值守建陽高速口,24小時為過往的司乘人員核酸檢測,不漏一車一人,群眾紛紛為一線醫護的敬業精神點贊,稱贊他們是最美“大白”。
文明使者 奏響抗疫“集結號”
全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積極響應省、市委文明辦關于廣大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廣大志愿者聞風而動主動作為,文明單位的2000多名志愿者就近在城區和鄉鎮(街道)的核酸檢測點,開展秩序維護、宣傳戴口罩、一米線、察看行程碼、幫助群眾安裝檢測碼、設崗值勤、測溫核查等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3000多名文明實踐志愿者,積極參加所在村(居)組的疫情防控,成為疫情阻擊戰一道最靚的“志愿紅”。建陽賓館志愿者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每天為城區各核酸檢測點送去1500多份美味可口、熱氣騰騰盒飯,為最美“大白”提供最好后勤保障。
金色盾牌 熱血鑄就愛民情
防控就是責任!為迅速阻斷疫情傳播鏈,區公安分局全警參戰,近1000名公安干警、警校學員、輔警日夜奮戰在凱旋城封控小區、管控區、視頻監控、判定密接者、流調溯源、交通卡口、核酸檢測點第一線,所有急難險重的任務,總能第一眼看見干警的身影,有的干警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才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很多干警都處于24小時值守狀態,無法與家人團聚。城關派出所警務副隊長王杰文和一級警員林森海說道:“日常工作接觸了太多人,為家人的安全,已經顧不上家人了”。區法院、檢察院的法官和檢察官除積極參與核酸檢測點志愿服務外,還組建了核酸檢測樣本轉運隊,主動承擔危險的轉運工作,爭分奪秒助力核酸檢測轉運跑出“加速度”,用實際行動踐行危難之中顯身手的承諾。
社區網格 織牢織密防控網
潭城、童游街道充分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的優勢,把網格化作為疫情阻擊發力點,將網格員作為落實疫情防控的落腳點,發揮網格員面孔熟、地域熟、情況熟的優勢,全面參與到抗“疫”工作。在城區100多處核酸檢測點,社區和網格員幫助維持秩序、通知受檢人員、查驗體溫、核查“三碼”、做好現場服務,各層級網格員當好引導、宣傳、信息、調解員,做好排查、宣傳、上報和錄入等工作,發揮了重要的疫情防控作用。社區和網格員還定點對接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及時了解健康和生活需求,幫助購置生活用品、藥品,做好生活保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社會組織 奉獻愛心守健康
各級各類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積極響應區民政局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的號召,積極發動和組織會員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社會組織的會員們主動到核酸檢測點參與維護秩序、查驗“三碼”、協助醫護人員等志愿服務,區女企業家協會為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捐款購買了130臺手持小喇叭,送給城區各檢測點,極大方便了檢測現場的組織調度,區陽光志愿中心發動100多名職工、農民、個體戶、家庭主婦、退休人員、殘障人士組成的志愿隊伍,多次參與檢測防疫服務,當被問及抗疫志愿服務辛苦又有風險時,中心主任鄭小燕笑著說:“能盡微薄之力幫助他人,聽到一聲謝謝,就值了,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線、請出示健康我一天要說了100多遍”。他們用陽光般的笑容,溫暖著他人,溫暖著這座城市。
應急機動 千山萬水保平安
組織部、區直機關黨工委牽頭組建了一支1000人的疫情防控應急援助機動隊伍,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組建100支疫情防控應急援助機動隊,應對街道、社區等基層應急力量不足,需要外力援助時,應急援助機動隊伍將下沉一線,發揮好輔助和補充的作用。為阻擊疫情還組建了40多支流動隊和30多支上門服務隊,為鄉鎮(街道)104個偏遠村的重癥殘疾、老弱及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開展上門采樣服務,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保證核酸檢測全覆蓋,用溫暖戰勝冰冷的疫情,讓群眾寬心、暖心、安心、放心。(建陽區委文明辦供稿 黃志宏 梁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