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24日訊 連日來,福清志愿者們“疫”聲令下迅速到崗、奔赴“疫”線全力奮戰,以實際行動詮釋志愿服務精神、織密疫情防控網。
甘當先鋒,“志愿紅”織密“防控網”
“請佩戴好口罩”“往這邊走,注意保持1米距離啊”“你這個直接在線上預約采樣點的隊伍排隊就行”……走進核酸采樣點,戴著口罩、身披紅馬甲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有的告知市民提前打開健康碼、行程碼、采樣碼;有的在等候區,引導市民有序等候,按照一米線排隊,嚴防人員聚集、扎堆;當發現老人不懂流程及出示健康碼、行程碼,便及時上前予以幫助。
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志愿者徐丹鴻,是一名有著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她今年74歲,但依舊精神矍鑠,聲音飽滿。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徐丹鴻就主動請纓到戰“疫”一線,參與防疫宣傳、核酸檢測、入戶排查等工作。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一名老黨員,就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率先站出來。”在徐丹鴻看來,共產黨員應該沖先鋒、做表率,雖然自己年歲已高,但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名黨員應盡的責任。
戰“疫”當前,徐丹鴻如此,福清市千千萬萬個志愿者也是如此。隨著涉疫地區的增加,大數據下發的待摸排核查線索日漸增多,志愿者們按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積極協助開展涉疫人員相關線索摸排、信息核對、流調等重點任務。他們不厭其煩地撥打電話,耐心、仔細地詢問受訪人的活動軌跡、社區報備情況、居家檢測情況等。面對不信任、不了解排查工作,而不配合的受訪人,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遍遍解釋,有時“雙語切換”,用福清方言溝通,大大提高了線索排查工作效率。
形式多樣,“志愿紅”織密“宣傳網”
全市志愿者及社會志愿服務組織依托微信公眾號、微信群、LED、海報、橫幅等宣傳載體,通過轉發信息、撥打電話、走村入戶等方式,“大喇叭”“小標語”“微信息”……線上線下齊發力,及時宣傳推廣疫情防控部署、最新防疫政策、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市民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并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此外,還對中高風險來融居家隔離人員安排屬地村(社區)做好視頻監控,向其宣講居家隔離政策及注意事項,為其正常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并協調組織該類人員定點進行核酸檢測。
林航是城頭鎮山下村的居民,也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得知村里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后,他第一時間報名,積極參與山下村防疫知識宣傳工作,以青春“志愿紅”溫暖這場“倒春寒”。他說:“我是一名共青團員,這個時候應該自覺積極行動起來。”
溫暖貼心,“志愿紅”織密“保障網”
福清市薛建波學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福清市慈善總會扶貧助困服務隊、福清市助老助醫公益協會等社會志愿服務組織的志愿者們奔赴各鎮街、深入各村(社區),分發防疫物資、噴灑消毒水、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強化后勤服務保障,讓防疫工作更加有溫度。
龍田鎮前坑村的薛老人年事已高,平日以賣菜為生,近日,受疫情影響,菜賣不出去。薛建波為老人送上2300元慰問金并利用互聯網平臺幫助老人“云賣菜”。“比起醫護人員日夜不休,堅守在核酸采樣點,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雖然我們一個團隊的力量并不大,但是無數個團隊的志愿者加起來,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薛建波說。(福清市委文明辦報送 通訊員 陳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