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襲來,在這場緊急“戰疫”中,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最緊密的,是社區工作人員。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基層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傅章妹陪同轄區老人進行核酸采樣。 吳秋瑜 供圖
他們都是“90”后
開元街道華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傅章妹是一位“90后”,她已經在防疫一線連續奮戰多天,晝夜不分,但依然覺得時間不夠用,“真想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這幾天,傅章妹和同事們連軸轉,能睡上一個囫圇覺,已經算是奢侈。
“社區會幫您安排上門采樣,您先不要急。”除了要處理各種工作,每天,傅章妹還要接大量電話,各個小區微信群里也總有她的“聲音”,她要耐心解答群眾的各種問題,并安撫好他們的情緒。“每位社區工作者都是舍小家,心里裝著社區‘大家’。”傅章妹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洪曉珊正在休產假,但仍堅持在線上幫忙處理各種事務,和大家“云”作戰!
常泰街道樹兜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蔣彬澤也是一名“90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天十幾個小時不間斷工作,白天組織核酸檢測采樣,晚上又投入到“流調”工作中,蔣彬澤帶領著社區工作人員日夜奮戰,嚴防死守,盡管身體疲倦,但大家總是繃著一根弦,“每次躺下想休息的時候,心里還是掛著事,總覺得手機響了,沒辦法安心休息。”
連夜奔忙,家里根本顧不上,幸好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每天無論幾點到家,妻子都會給他備好宵夜,一份熱湯面,就是無言的支持,“作為黨員、作為社區書記,關鍵時候就應該沖在前,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蔣彬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