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聲傳唱姑婆祖閩南童謠(翔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3月21日訊(夏菁 童心悅)“姑婆講,做人客,伓通嫌,有通食,真好康,家風勤儉有素質,清廉和諧好家庭……”近日,廈門大嶝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用生動活潑、詼諧押韻的閩南語方言,唱著濃縮大嶝街道姑婆祖文化精髓的原創童謠,傳唱出好的民風民俗、家風家訓,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擁有深厚的本土崇孝尚廉文化,其中鄭氏姑婆祖家規家訓蘊含著豐富的孝、廉思想,代代傳承至今,影響深遠。大嶝街道積極開展“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涵養道德、厚植文化、潤澤心靈的德治作用,持續推動營造良好社會風尚、維護社會和諧安定。
童聲傳唱 以家風家訓浸潤童心
大嶝街道持續深入挖掘本土孝廉文化,指導田乾社區編寫并印制孝廉讀本《一鎮一孝廉姑婆祖家風家訓閩南童謠》,并將讀本發放給轄區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學生近兩千冊。該讀本圖文并茂,將姑婆祖家風家訓融入每一篇童謠。
本次活動以幼兒園家風童謠文化建設為起點,以童聲傳唱家風家訓,以家風家訓浸潤童心,引導廣大家庭涵養家風文化,勤儉文明過節,帶頭移風易俗,推動社風民風持續向上向善。
學校是傳播孝廉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開展一系列孝廉活動,使學生心中從小種下廉潔種子,以學校帶動學生,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以此來提升轄區居民的“精氣神”,激發風清氣正的社會正能量。
聆聽故事 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
大嶝街道在田墘社區組織開展“孝廉傳家久 嶝心繼世長”家風傳承主題活動。社區婦女代表、姑婆祖文化傳承人鄭阿萍老師帶領婦女同胞走進姑婆祖孝廉廣場,聆聽姑婆祖好家風家訓故事。
來自大嶝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教婦女同胞學唱一鎮一孝廉姑婆祖家風家訓閩南童謠。通過“學”頌家風童謠,提高家長向孩子學習的意識,提升中國行孝文化中的“老有所學”,使得“隔代親”關系更加密切。
此外,活動更進一步引導婦女同胞緊緊圍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中心,提高傳家訓、樹家風的內部意識,主動承擔起帶動家庭學習好家風家訓、樹文明新風的使命責任,推動形成轄區內各個家庭主動參與到學家風家訓、樹文明新風的行動中。
親子共讀 引領家庭文明新風尚
大嶝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小傅收到孝廉讀本后陪著女兒讀童謠,她開心地說:“每首童謠的背后是孝廉家風家訓的清風拂面,在無形中時刻提醒著我們要愛國傳家、孝善安家、勤儉持家,保持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為我們構筑起了為民服務的最堅強基石。”
孩子們和父母一起學習《一鎮一孝廉 姑婆祖家風家訓閩南童謠》有聲孝廉讀本,通過親子閱讀增進情感交流,培養良好品德、培育良好家風,引導廣大家庭涵養家國情懷,弘揚清風正氣。
孝廉文化是一種德行傳承,與黨風政風密切關聯,也涵養民風社風。大嶝街道將著力加強孝廉文化建設,深度挖掘本土孝廉文化資源,以好家風促進好作風,以好家風推動好黨風政風,真正讓孝廉文化走進社會大眾、融入干部群眾,營造崇孝尚廉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