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深入我國的千家萬戶,進入百姓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發展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現下,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在新的百年征程中,網絡安全已經成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法治建設水平,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只有遵循依法治網,完成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才能確保人民的信息安全,網絡社會也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推進網絡法治化治理,首先要實現有法可依。網絡空間作為現實社會的拓展和延伸,現實社會的矛盾和糾紛也會在這個空間有所體現。我國已出臺一系列有關網絡和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為網絡健康有序安全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但也存在有的法律制度過于原則或籠統、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不能很好適應網絡空間的發展變化。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網絡和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提高立法質量,把握和尊重網絡空間特點,增強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推進網絡法治化治理,還要抓好嚴格執法。法律制定后,執法就是網絡法治化治理的關鍵。不讓網絡成為法外之地,必然要求依法懲治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前不久國家頒布相關司法解釋,加大對網絡謠言、網絡誹謗的打擊力度,就是例證。應進一步豐富執法手段、提高執法能力、規范執法行為,加快解決網絡執法中的管轄權、證據的獲取保存等問題。
推進網絡法治化治理,也要立足全民守法。目前,我國有6億多網民、5億手機網民,數百萬家網站。網絡法治化治理,既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更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依法治網,需要互聯網的管理者、網站主辦者以及廣大群眾的共同參與、建設和努力。只有大家同力共舉,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和自律精神,才能建設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的網絡空間。(臺江區委文明辦 張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