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吳清菊、李京機品嘗拗九粥。林榕昇攝
文明風2月25日訊 2月24日下午,“傳孝道精神 揚閩都文化”2022年“拗九”論壇專場活動在市非遺展示館舉辦。閩都文化專家、學者代表、在榕臺胞、海外僑領代表等30余人參會,暢談對“拗九”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現場氛圍濃烈。
拗九節是福州十邑地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集感恩孝道、敬老愛幼、和諧友善、祈福平安、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等理念于一體,寓教于“節”,營造了溫馨和諧的社會氛圍。今年1月,福州“拗九節”習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昨日的活動現場,福建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盧美松、市閩都鄉學講習中心講師方杰,通過敘述“拗九”傳說深刻剖析孝道文化含義及其傳承的必要性。隨后,孔子第75世孫孔海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市級傳承人林穎以及省文明家庭代表徐瑜、王立勛夫婦對如何在家庭中傳承“拗九”的孝親文化精神,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傳承閩都孝道文化,用傳統文化凝聚情感,能夠很好地拉近兩岸同胞‘心’距離。”在榕臺胞吳清菊說。
“一碗拗九粥承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凝結了孝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我會和家人分享福州的拗九節習俗,踐行尊老行動。”作為新福州人,臺灣青年李京機表示,自己將積極參與拗九“孝老愛親”志愿者服務活動,發揚孝道文化。
活動還特別邀請了世福總會美國福州十邑同鄉會副會長王惠敏作為海外僑領代表,闡述家鄉“拗九”文化在海外鄉親心中的地位,引發在場觀眾的共鳴。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臺灣同胞、專家學者及各行各業的代表,希望大家能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保護地方特色文化遺產,大力弘揚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滋養精神根脈,引領社會風氣。”市閩都鄉學講習中心主任方向紅表示,“拗九節”習俗的發揚與傳承,離不開市委文明辦的大力支持。(福州日報/林榕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