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3日訊(通訊員何麗欽)素有“中國溫泉之鄉”美譽的永泰,自2021年1月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以提升民生福祉檢驗城市文明創建水平,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擦亮宜居之城、志愿之城、誠信之城的底色。在2021年度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測評中,永泰在福建省13個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中位列第二, 全縣文明創建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文明城市是金字招牌,是榮譽,更是責任,永泰縣牢牢抓住全國文明城市“入場券”這一寶貴機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如何讓城市更宜居?讓市民生活更愜意?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永泰縣提出精細化管理城市的思路:拿出“繡花”的功夫、“收拾自己庭院”的姿態,創新辦法,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實,讓老百姓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
改造后干凈整潔的樟城鎮中心市場。永泰縣委文明辦供圖
全力整治環境衛生
“原來這個菜市場就像是馬路市場,攤點占道經營,導致路堵、環境差。沒想到過年回來,菜市場變化這么大。”家住樟城鎮中心市場樓上的李先生不禁感慨道,“黨委政府為老百姓辦了實事呀。”
農貿市場在很多人印象中是環境衛生的“短板”。然而,經過創城綜合整治,農貿市場環境也發生很大變化。如今,在市場內隨處可見創城標語和公益廣告,固定的攤位按行市劃分成各個獨立區域,排水口等設施配備齊全。市場內還設立了自產自銷區,免費提供給農戶售賣自家產品。
除了農貿市場的改造,永泰縣持續加強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區、鄉鎮、村以及城鄉接合部的衛生清掃及保潔力度,對縣城區160余萬平方米的環衛作業面積實行全天候、全時段巡回保潔;發揮“紅色樓道長”的作用,帶領轄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通過共治共管、設立街長、推行“一戶一碼”信息化監管、建設城管數字執法平臺等舉措,強化“門前三包”責任制;針對公益廣告陳舊破損、未設置分類垃圾箱、私搭亂建、門頭外墻臟污、門前三包落實不到位、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亂張貼亂涂畫、損壞公共設施等現象進行徹底整治。
小區內平整的路面。永泰縣委文明辦供圖
著力提升老舊樓院
“原來這個小區臟亂差,排水、供水都不行,改造后整齊美觀、道路平坦,蜘蛛網似的電線也規范了,變化很大,我們生活質量都提高了。”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暖心工程,關系著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也是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的重要一環。過去的一年,永泰縣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圍繞群眾的需求問題,既改外露的“面子”,也改惠民的“里子”。
西門新村小區作為永泰首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在歷時三個多月改造后成功實現了從內而外的提升。如今小區內整齊劃一的車位,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也讓小區居民的生活靚了起來。
此外,永泰縣還通過推行“近鄰黨建”模式,發動小區居民積極投身到居住環境整治行動中來,參與小區樓院管理,形成人人愛護居住環境、人人保持優美居住環境的良好習慣,全面提升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提升市民群眾對創建文明城市的支持率。
志愿者入戶開展義診。永泰縣委文明辦供圖
傾力開展志愿服務
從身邊到偏遠山村,從個人到 成立“點燈公益” 團隊,鄭福晨始終以愛為先,不僅僅給予“事實孤兒”經濟上的幫助,還付出了真誠的關心愛護。他們制定了“四個一”志愿幫扶結對方案:愛心人士結對事實孤兒,一周給孩子打一次電話,一個月慰問孩子一次,一學期組織孩子看一次電影或集體過一次生日,一年幫助孩子完成一個心愿。這在常人眼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給這些孩子們帶來莫大的溫暖。
91年生的柯東玲,是永泰紅十字義工服務團的副團長。她堅守公益初心,積極組織參與助老助殘、助學支教、無償獻血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3800小時。她總是身兼多職:在獨居老人面前,她是盡心盡力的“孝順女兒”;在留守兒童面前,她是關懷備至的“知心姐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是奔走在一線的公益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鄭福晨、柯東玲……說起這些名字,群眾都忍不住贊嘆。在志愿服務工作中,永泰縣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是全縣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他們的事跡廣為傳頌。永泰縣注重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堅持每年向省、市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組織、項目和個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近年來,永泰縣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扎實推進新時代實踐中心建設,積極探索新時達文明實踐的“永泰路徑”。截至目前,永泰全縣實名注冊志愿者41211人,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全縣常住人口比例14.65%,注冊志愿服務團體1280個,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9745個,登記志愿服務時長5741978小時。開展文明創建工作以來,數萬名志愿者深入縣城的各個角落開展文明勸導、環境整治、孝老愛親、扶貧助殘、關愛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志愿者的帶動,更多的市民積極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永泰縣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并通過有效整合陣地資源,永泰縣實現全縣21個鄉鎮實踐所(站)掛牌、場所布置、志愿服務隊伍組建等工作,逐步實現“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平臺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設目標。
城市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通向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永泰走出的每一個腳步都是那樣的堅定而厚重!(永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