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林睿可(右)和家人一起展示自己制作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
文明風2月23日訊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圈粉無數。在“一墩難求”的情況下,我區(qū)一些學生卻憑借自己的雙手,制作了一只只憨態(tài)可掬、萌動可愛的“冰墩墩”“雪容融”。還有更多學生以看比賽學習冬奧知識的方式,參與北京冬奧會,體驗奧運精神。
自制吉祥物為冬奧加油
2月15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平潭城東小學學生林睿可家中,此時的她,正在捏制“冰墩墩”。只見她揪出一塊白色的黏土,握在手中揉一揉、捏一捏就做出了“冰墩墩”圓乎乎的身子,心靈手巧的林睿可通過一些簡單的制作工具,把黏土捏、搓、揉,不一會,“冰墩墩”的臉就完成了。之后,再靈巧地點、切、刻、劃,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冰墩墩”就出現了。
“‘冰墩墩’是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如今一個難求,我就想到自己動手做一個。雖然制作一個‘冰墩墩’只需20分鐘左右,但需要風干一天。”學生林睿可拿著自己精心制作的“冰墩墩”開心地說。
細看這只“冰墩墩”,它的眼神以及身上奧運五環(huán)和冬奧會標志等細節(jié),林睿可都完美復刻。“制作前,我首先觀察了很久官方圖片,再觀看網上教程視頻,力求展現‘冰墩墩’的特點。”林睿可說,最難的是五官和冬奧會標志。
目前,林睿可已制作了1個“雪容融”和4個“冰墩墩”送給表弟,她還計劃帶著自己制作的“冰墩墩”返校報到。林睿可表示,今天新進了黏土材料,計劃多做幾個“冰墩墩”送給班級好朋友。
除了有黏土作品,還有一盞“雪容融”燈籠。這盞燈籠整體造型完美復刻,但又添了些巧思。燈籠上貼著象征著和平的信鴿,底部融入中國結元素。這盞“雪容融”燈籠的制作者是平潭城東小學學生李伊淼,她告訴記者,這盞燈籠是選用了卡紙、中國結等材料,整個制作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希望通過這一盞燈籠,助力北京冬奧會。
觀看比賽體驗冬奧精神
有學生制作冬奧會吉祥物,還有學生通過觀看冬奧會比賽,學習冬奧會知識。“我每天都會看比賽,并在網上搜索與冬奧會有關的知識。今后,我會從運動健兒身上汲取奮進的力量,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與平潭北門小學學生林依然一樣,觀看冬奧會比賽成了不少學生今年寒假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平潭城北小學學生吳若婷不僅從冬奧會里學知識,還根據冬奧會的主題展望未來。在學生吳若婷看來,冬奧會在北京舉行是國家的榮幸,也是每個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本次冬奧會的主題寓意著我們要向著未來前進,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我們要努力學習,跟進時代的步伐,做新時代的開拓者、奮發(fā)者。”
不少學生不僅僅滿足于“看”,還想親身接觸、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平潭城東小學學生林賽維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看比賽,學習知識,從而對冬奧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因此,他也更喜歡體育運動了,對冬奧會上的那些運動項目興趣十足,躍躍欲試。
這股“冬奧”風不僅在學生群體中刮起,一年級學生的家長陳清坦言,這個寒假和孩子一起看冬奧會真是“壓力滿滿”,“孩子提出的很多問題我們也不了解,需要查資料才能解答,這其實也是在‘雙減’理念之下讓家長和孩子共成長”。(平潭時報記者馮榮/文陳瀾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