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送福
文明風2月9日訊 福星高照,福佑中華。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豐富,非遺大師以“?!蔽幕癁橹黝},進行形式多樣的創作,演繹“?!蔽幕?,給市民送上祝福。2月8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目前已征集到十“泉”十“?!狈沁z作品36個。
泉州剪紙是非遺項目,相傳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我市在春節還流行刻“紅箋”的風俗,如“福符”一般貼在廳門上楣,五張一堂,寬四寸,長六、七寸,刻以麒麟、鯉魚跳龍門或“?!薄皦邸弊謽?,四周飾以古錢圖案;“長金”則寬二寸,長六寸,刻作喜鵲登梅、五谷豐登等,一般貼在門上楣。非遺大師以“?!薄盎ⅰ薄昂钡仍剡M行創作,形成不同的作品,演繹“?!蔽幕?,表達滿滿的祝福。
“有福有德百福壺,福來福見福氣多?!敝袊沾伤囆g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國家級傳承人許瑞峰提及作品《百福壺》時說,通過這一百個壺具象化的呈現,傳播寓意美好的“?!蔽幕?。“怎么認知‘福’,該如何表現‘福’?思來想去,覺得壺與福諧音,用陶瓷、茶壺的器型來體現,那么百壺和‘百福’的意思也就一樣了!”許瑞峰說,經多番思慮后,決定將史上百位歷史名人、書法大家所寫的“?!弊峙c德化白瓷制作技藝結合,以此來展現“?!?。
中國民間自古就有崇福、祈福、盼福的傳統。為了傳承和演繹“福”文化,推動全市上下關注“?!蔽幕?、參與“?!蔽幕?、樂享“?!蔽幕?、發展“福”文化,市文旅局向各縣(市、區)征集十“泉”十“?!狈沁z作品。非遺大師以“?!弊譃楸磉_方式,展示了剪紙、木雕、石雕、漆畫、篆刻、漆線雕、德化瓷、漆藝、木版年畫等極具泉州風格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類非遺代表性項目,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據悉,活動將持續至2月16日。
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6項,位于全國地級市前列。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非遺項目的城市。我市正在開展十“泉”十“?!毕盗谢顒樱l動非遺大師的作用,讓非遺體現價值、創造價值,給群眾送上福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吸引更多人關注非遺,并身體力行地成為非遺的弘揚者。(泉州晚報記者王金植 通訊員許僑鑫 實習生鄭欣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