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郭斌)壬寅虎年的春節假期,盡管春雨綿綿不斷,但5A級景區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從清晨至入夜依然人頭攢動。以“福星高照 福佑中華”為主題的“福”文化景觀小品遍布在景區的南北出入口、宗陶齋等點位;景區北廣場及游客中心的電子導覽屏,循環播放“福”文化海報畫面,處處充滿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息。
春節期間,“漫步八一七·暢享金湯季”、三坊七巷“鄰里節”暨在地藝術展、福虎迎春——福建非遺迎新春系列活動、“福虎納福”春節系列活動、花鳥報春作品邀請展等惠民文化休閑活動相繼在這里舉行,多形式、全方位呈現“福”文化內涵。
福建是全國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擁有豐富的“福”文化資源,人民群眾對“福”文化有著高度的心理認同和文化認同。千百年來,“福”文化也在傳承延續中,植根于閩山閩水,扎根于人們內心深處,內化成集體的美好價值觀。為營造關注“福”文化、參與“福”文化、樂享“福”文化、發展“福”文化的濃厚氛圍,打響“福”文化品牌,春節期間省文旅廳組織各地重點4A級以上旅游景區宣傳展示“福”文化內容,推廣“福”文化品牌形象標識,創新推出“游福地、走福道、拍福照、購福禮、開福運”等多樣“福”文化體驗活動。
大照壁上的“蒼龍教子”福、郭子儀木雕“福”、吳永篆刻的百福圖……徜徉于三明市首個以“福”文化為主題的“百福館”,福州游客姚偉達說:“這個館從古建筑、古木雕、古楹聯等藏品中搜集了各種形制的‘福’字和圖案,還深入解讀其中包含的寓意與內涵。今年是虎年,我們一家子都要在這里多多接福迎福納福。”
福啟新歲,萬事順遂。虎年春節第一天,“雙世遺”武夷山景區推出了“福見武夷 虎嘯福來”系列文旅活動,開展“福娃送福禮·迎福之旅”“福虎天游·祈福之旅”“虎年福來·接福之旅”“大王叫你來巡山·尋福之旅”及“龍魚之斗”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動。游客服務中心、各觀光車站點、竹筏碼頭等都掛起了大紅燈籠、“福”字掛件、中國結等,隨處可見的濃濃年味吸引游客在景區度過一個喜慶、祥和的虎年新春。
“福州福清福安福鼎,福天福地;華安惠安詔安同安,四季平安……”春節前夕,由省音樂家協會組織省內優秀詞曲人才創作的“福”文化歌曲,在八閩大地街頭巷尾廣為傳唱。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了300多場優秀劇目展演展播、迎新送“福”群眾文化活動,省屬各專業藝術院團走進三坊七巷、上下杭、西湖、新店古城遺址等街區、公園,上演精彩公益節目,受眾超過30萬人次;圍繞“福”文化、歡慶虎年春節等主題,全省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站)開展400多項展覽展示活動,公共文化場館春節期間保持錯時延時開放;針對年輕人群體,以“街藝福見”為主題,組織開展450多場街頭藝術表演活動。
為滿足科學精準疫情防控下廣大市民和游客在本地過年,就地游、周邊游等出行需求,豐富假日文旅產品供給,省文旅廳為廣大市民和游客精心準備了一份福氣滿滿的“閩式福禮”——
“虎年福見 福游八閩”的接福之旅。涵蓋藍色濱海、綠色生態、古色民俗、紅色經典等多個主題的省級精品線路,既能帶您探究“北夷南豸、丹霞雙絕”,又能觸摸福建的歷史脈絡,了解它的深厚底蘊,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斗精神。
“遇見暖冬 有福相見”的迎福之旅。新春旅游月期間,我省各級文旅部門結合本地特色文旅資源,推出主題鮮明、豐富多元的“福”文化、溫泉養生、傳統民俗、特色美食等微旅游線路,形成“清新福建”旅游線路矩陣。
“山海畫卷 有福之地”的納福之旅。分散在全省各地的“福”字有多少,又各長什么樣?省文旅廳從全省九市一區文旅部門推薦的線路中,各選一條涵蓋當地“福”字景點最具特色的納福之旅線路,邀您來福天、福地,游福山、福水,享福緣、福氣。循著這些“跨山越海 尋福八閩”的線路走一走,收獲一個福氣滿滿的虎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