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19日訊 2021年以來,詔安縣深橋鎮以提高村民移風易俗的知曉率為切入點,以提高村民文明程度和凈化村民思想境界為目標,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倡導節儉之風,破除陳規陋習,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
詔安縣深橋鎮。詔安縣委文明辦供圖
廣泛宣傳,教育引導
為貫徹落實市、縣移風易俗工作要求,深橋鎮充分利用喇叭、宣傳車、宣傳欄、張貼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相關理念,進一步革除陳規陋習,遏制婚喪嫁娶中的不良風氣;開展“孝善家庭”“道德模范”“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掘和培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以及老教師、老黨員、老干部等鄉賢群體,以他們植根鄉土、貼近群眾的優勢,用他們的嘉言善行感召群眾、垂范鄉里,涵育文明鄉風。
加強指導,強化督查
深橋鎮積極研究推進移風易俗的有效措施,成立了移風易俗工作指導督查組,對全鎮31個村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指導督促。各村均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并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勸導隊等,成立了由包村干部、村書記主任等在內的深橋鎮工作群,與各村、各部門簽訂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帶頭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承諾書》,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各村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作為年終考核等的重要依據。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引領社風民風,形成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創新模式,黨建引領
深橋鎮創新“1+N”模式,即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干部、群眾各方力量成立起31支由黨組織+黨員+志愿者(村民組長、退役軍人等)組成的移風易俗勸導隊,定點不定時的進村入戶勸導紅白喜事,取消民俗活動,真正做到了婚事、白事簡辦,余事不辦。以仕江村為示范點,依托華表村“家風家訓館——追遠堂”,充分挖掘葉氏先賢龜峰公葉亹和文苑名士葉觀海的生平事跡,加大對“教育基地”,及其“尊賢向上、移風易俗”文化內涵的宣傳,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從小形成守規矩、重家風的思想觀念。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以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建設好家庭為主要內容,弘揚傳統家庭美德、現代家庭理念,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引導廣大家庭向上向善,以文明家庭的“小氣候”溫潤和諧社會的“大氣候”。
率先破除陳規陋習,推動樹美村統一改國家法定清明節為祭祖日及祖先靈位入祠,每年春秋兩節、立冬由宗祠理事會祭拜,并將中元節改為農歷七月十五(兩節合一)由宗祠理事會請法師進行普渡。破舊立新,倡導文明祭祀新風,推動移風易俗,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倡導向上向善的鄉村文明新風尚。通過有針對性地修訂村規民約,為常態長效推動移風易俗提供保障和約束,初步形成了崇尚文明的鄉村社會新風尚。
詔安縣深橋鎮。詔安縣委文明辦供圖
加大投入,強化服務
移風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廣大干部群眾,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因此,為了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深橋鎮堅持兩條腿走路,把堵與疏有機結合起來,在加大專項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事業,廣泛開展鄉風文明村鎮建設、建設黨建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長廊、村規民約公園,打造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并以別出心裁的墻繪為切入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譜寫鄉風文明新篇章。設立孝廉文化講堂,倡導傳承家風家訓,民風尊賢向善,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用先進文化占領鄉村的思想陣地。
下一步,深橋鎮將利用各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場地以村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全鎮深入宣傳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選準突破口,樹立好的典型,以點帶面,積極、扎實、穩妥地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向前發展。(詔安縣委文明辦 沈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