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12日訊 前不久,福清市一位80歲的五保戶翁老伯家中意外發生火災,家產所剩無幾。困頓之際,愛心從四面八方涌來:基層組織送來1000元慰問金和米油面等生活物資,鄰居為他提供住處,“中國好人”薛建波募集5萬多元,并帶領10余名志愿者用半個月時間合力將受損房子修葺一新……
這個暖心的小故事,充分彰顯福清的文明底色。去年11月,福清市成功摘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圓了130多萬福清人民的創城之夢。
創建沒有休止符,文明永遠在路上。當前,福清市已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圍繞“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總目標,秉承“創建為民”理念,用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惠及千家萬戶的為民實事,讓文明新風吹拂福清城鄉大地,引領城市文明建設向更高水平、更優質量邁進!
創建為民,建設和諧宜居的城市
寒冬時節,徜徉于福清大大小小的公園,處處有美景:觀音埔公園的水杉林,慢慢進行著翠綠、金黃、橘紅的漸變,美不勝收;龍江生態文化公園的無患子林,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之下,閃耀著通透的金黃之美;中央公園苗木基地里,銀杏林從滿樹翠綠變成一襲黃衣……“身邊的公園環境好、風景美,我們游玩的心情也很好!”市民陳女士邊拍照邊說。
為群眾打造美麗宜居生活環境,是福清市落實“創建為民”理念、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縮影。福清市把深化文明創建與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緊密結合,統籌實施城區道路、文化科普設施、環衛設施、園林綠化、農貿市場改造等惠民工程,實現了城市環境和群眾幸福感的“雙提升”。
以“城市增綠”為例,福清市重點突出“一江四溪”軸線,進一步改造提升已建公園配套設施,持續推進龍江兩岸公園、虎溪兩岸公園等一批串珠公園建設。同時,充分利用重點項目征遷拆后邊角地和微型空間,打造街頭綠地和口袋公園,還綠于民、還景于民。在2020年實施城鎮品質提升“十位一體”工程的基礎上,今年福清市繼續開展“城鄉品質提升”系列工作,深化提煉104項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97.19億元。
聚焦文明創建常態化目標,福清市把制度建設貫穿創建全過程,推動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使創城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如今,創建責任機制、創城網格化管理機制、巡查測評機制等多項創新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步行查創城、騎行看文明”行動等載體得到廣泛運用,創城工作有陣地、開展有抓手,為人民群眾帶來源源不斷的幸福感、獲得感。
崇德向善,打造守望相助的家園
讓生活在城市里的更多人成為文明因子,將不斷提高一座文明城市的含金量。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福清市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提升市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城市塑造“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魂。
今年9月,民政部召開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對2017年至2019年在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和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愛心個人、團隊、慈善項目等進行表彰。福建省共有11人次、1個項目獲獎,其中福清市有2人: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獲“捐贈個人獎”,“中國好人”薛建波獲“慈善楷模獎”。
“中華慈善獎是全國慈善領域政府最高獎項,福清一次就獲得兩項獎勵,充分體現了市民在善款捐贈、愛心幫扶等多個公益領域達到了較高的道德水準,是文明城市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福清市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
為了發揮曹德旺、薛建波等榜樣對文明的引領作用,福清市積極建立起“福清好人庫”,持續推進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巡講活動,營造了“學習好人、爭做好人、宣傳好人、禮遇好人”的濃厚氛圍。近年來,福清市共有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1人獲評福建省道德模范,2人獲評福州市道德模范(含提名獎),3人當選“中國好人”,33人當選“福建好人”“福州好人”。
今年6月開始,福清市委文明辦、市慈善總會啟動“凡人善舉,大愛福清”評選獎勵活動。如今,一項項凡人善舉在福清不斷涌現,獻愛心、做公益在全市蔚然成風,穿上“紅馬甲”、當一名志愿者成為福清市民最時尚的選擇。
據統計,福清市已建立志愿服務隊2632支,實名注冊志愿者21.06萬人,發起項目23000多項,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1573萬小時,有效推動了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整座城市不斷播撒文明的種子。
文化惠民,厚植滋養文明的沃土
以文化人,用厚重的文化底蘊滋養文明的沃土,是福清市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特點。
12月10日,在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下,由省美術家協會、省畫院、福清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納百川——福建省畫院畫師作品展”在福清美術館開幕,將持續到2022年1月16日。此次展覽薈萃了省畫院32位畫家約70幅畫作,涵蓋了國畫、書法、油畫、水彩等多個種類繪畫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的藝術面貌。福清的美術館自2017年開館以來,已經舉辦了30多場各類展覽,不斷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可口的“文化大餐”,不只畫展。在美術館內,還有公益繪畫課活動,不同年齡的美術愛好者駐足在各自喜歡的畫作前臨摹創作;福清樂活少年室內弦樂團帶來的快閃表演,讓音樂與繪畫的融合增添了文化的魅力……
以美術館的優質文化服務為代表,福清市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的作用,整合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資源,結合“我們的節日”“三下鄉”以及“高雅藝術走近大眾”“優秀傳統戲劇展演”等文化服務品牌,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樂萬家”、民間民俗文化節、“NEW FQ融聚文創季”等群眾文化活動,把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基層。每年舉辦數百場文藝惠民演出,為群眾帶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成為文明福清的亮麗風景。
僑商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今年9月以來,隨著福清僑鄉博物館開門迎客,厚重歷史文化有了全新的展示平臺。據介紹,福清僑鄉博物館使用面積約17200平方米,設置了福清古代史、福清華僑史、福清革命史以及精裝文物臨展廳、美術展廳等展覽區域,充分利用現代展陳技術,結合文物(實物)、創作畫、視頻、大型場景,全方位呈現福清的歷史文化,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讓文明城市的氣質又一次得到升華。(福清市委文明辦 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