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7日訊(通訊員 楊新風)為了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薌城區各學校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呈現,讓學子們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繼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一、非遺燈謎走進課堂 傳統文化新發展
閩師大附小開展“非遺燈謎進課堂,傳統文化新發展”燈謎競猜活動。薌城區委文明辦供圖
近日,“非遺燈謎進課堂,傳統文化新發展”燈謎競猜活動在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報告廳舉行。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以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為龍頭的集團校——漳州市金峰實驗小學、漳州市芝山中心小學、漳州市大寨中心小學;共建校——漳州市浦林中心小學、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學共六所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學生。各校代表隊由領隊1名、輔導老師1名和參賽學生5名組成。
此次閩南師大附小主辦的燈謎競賽活動一共圍繞七個主題展開七輪競猜,內容涉及廣泛,輻射眾多學校和學生,通過競賽形式,讓青少年了解黨的奮斗歷程、學習交通法規、感受方塊漢字的形體和寓意美,不知不覺中滲透了中華經典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等,趣味與知識融為一體,實現了課內知識向課外實踐的遷移,潤物細無聲。在“雙減”背景下,給學生打開了新視野,用創新方式提升了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和人文精神。
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好家風家訓
薌城區南坑中心幼兒園開展“感受傳統文化、傳承好家風”詩詞大會活動。薌城區委文明辦供圖
近日,薌城區南坑中心幼兒園中班年段的萌寶們齊聚一堂,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新春“詩詞大會”。品詩詞之美,過文化新年。中國是一個愛詩的國度,中國人是一個愛詩的民族。從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來的《詩經》里,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們所希望的生活的樣子。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那是一份母愛;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那是一份春意。這世世代代相傳的詩詞,早已融入了中華兒女的血脈里,活動現場,孩子們都大方地為大家展示自己拿手的詩詞。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薌城區南坑中心幼兒園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了解、傳承更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薌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