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3日訊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老福州管冬至叫“冬節”,要搓“米時”吃“米時”(福州話稱之為“C”)。
時光靜謐無聲,冬至悄然而至,晉安區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冬至”主題活動,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大家了解了冬至的來歷、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溫暖,更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晉安婦聯開展冬至主題活動。晉安婦聯供圖
晉安婦聯開展冬至主題活動
晉安區婦聯、鼓山鎮婦聯、鼓山鎮都市社區、鼓山苑小學聯合開展“冬至寒來 微‘孝’送暖”冬至主題活動,為轄區居民送上陣陣溫情、濃濃暖意。
友鄰同享食
一大早,巾幗志愿者們就準備好了糯米粉、黃豆粉等原材料,邀請居民朋友們一起制作“米時”,共同品嘗“米時”。居民們施展“十八般武藝”,捏、揉、搓、壓、滾,在談笑中香甜可口的“米時”便擺在了盤中。現場氣氛歡快活躍,洋溢著幸福祥和的濃厚氛圍,折射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濃郁文化氣息。不少居民都說,大家在一起才更有過節的味道,社區真暖和、干部真暖心。
友鄰共開懷
鼓山苑小學的孩子們為大家獻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藝匯演,臺上一片歡快喜慶,臺下掌聲經久不息。詩朗誦《冬至》情感充沛,十分具有感染力;熟悉的童謠《搓糍歌》勾起了大家對傳統節日冬至的回憶;舞蹈《說唱中國紅》把現場氣氛推至高潮。
在游園環節的游戲融合了鄰里和諧、幸福家庭等內容,不僅讓轄區居民們感受到了活潑、歡樂、暖心的冬至節日氛圍,更拉近了鄰里間的感情,融洽鄰里間的關系。
巾幗志愿者和居民們一起將親手制作好的美食分裝打包,送到困難婦女家中,讓她們切身感受深深的鄰里情和來自社會的關懷,同享傳統佳節的喜悅。
王莊街道砌池社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憶傳統 迎冬至 暖人心”冬至主題活動。王莊街道砌池社區供圖
王莊街道砌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豐富轄區居民生活,王莊街道砌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于12月21日上午開展“憶傳統 迎冬至 暖人心”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來臨,室外雖下著雨,但砌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卻是暖意洋洋,充滿歡聲笑語。志愿者與居民圍坐在一起,一邊拉著家常,一邊搓“米時”,現場歡笑聲不斷,到處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
此外,志愿者們還端著熱騰騰的“米時”為轄區老人及保安送上冬至的祝福,他們燦爛的笑容是對社區最大的肯定,熱氣騰騰的“米時”既溫暖了居民們的胃,也溫暖了居民們的心,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歸屬感。
感受傳統文化?體驗冬至濃情,晉安區不斷提升居民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社會溫情與鄰里情不斷延續,讓這個冬至很溫暖、很幸福。(晉安婦聯、王莊街道砌池社區供稿,晉安區委文明辦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