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明日報》報道,福建省明溪縣夏陽鄉(xiāng)良村村民陳錦林22年前,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妻子癱瘓在床。22年來,面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妻子,他悉心照料,詮釋著“丈夫”二字的內涵。他用不離不棄的守候譜寫了一曲夫妻情深之歌……
“不離不棄的守候”彰顯了陳錦林的責任擔當。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家庭都要面對艱難的生活,但面對艱難、不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tài)度。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艱難、不幸,則體現著一個人是否具有責任擔當。
面對艱難、不幸的態(tài)度與選擇,最能表明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最能檢驗一個人的責任擔當。陳錦林面對妻子的意外不幸,選擇22年,8000多個日夜,悉心照顧癱瘓妻子,凸顯出了其的美德光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個個黨員干部、一個個普通群眾,他們關鍵時刻“只為需要”,毅然站出來,做個“逆行者”,為戰(zhàn)勝疫情加油增力,也彰顯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
一個家庭,各個成員有責任、有擔當,才能做到家和萬事興;一個社會,人人有責任、有擔當,才能高效運轉,更加和諧;一個國家,人人有責任、有擔當,才能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在共克時艱中變得越來越強大。
有責任擔當的前提是有責任心,責任心是道德的內核,積極負責是一種良好的人格品質。責任擔當是知責、盡責、負責的動態(tài)行為過程。責任擔當,展現的是高尚的道德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凸顯的是德性的光輝、道德的價值、美德的力量。
責任擔當關鍵要體現于行動。行動是責任擔當的外顯品格和根本標志。怎樣做事,怎樣做人,二者不可分。責任擔當是具體的,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
責任擔當是時代的需求。家庭、社會、國家,都需要人人有責任,人人有擔當,擔事不躲,擔責不推,擔難不怯,擔險不畏。不論于家庭、于社會、于國家,我們都要像陳錦林和抗疫“逆行者”一樣,做到有責任擔當,做個有魅力的人。(沙縣縣委文明辦 俞和江、彭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