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挹芳正在整理材料。
在村里,他是心系村里大小事務的村干部;在學校里,他是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的南音老師;在家里,他是好丈夫、好父親……他就是洛江羅溪鎮洪四村78歲的黃挹芳。2008年,在村民和村干部的熱心推舉下,他走上村委會出納員和計生協會會長的崗位,盡自己所能為家鄉發展發揮余熱,這一做就是13年。
年近八旬不得閑 熱心村里大小事
走進黃挹芳家里,只見入門處的圓桌上整齊擺放著一沓沓材料,窗戶下的書桌擺滿了榮譽證書,墻壁上掛著琵琶、洞簫、二胡等各種樂器。與記者見面時,他正忙著比對上個月的收支明細,為了不出差錯,他反復確認了好幾遍才安心。
“我主要是做財務工作的,我忙意味著家鄉有變化、有發展,再辛苦也值得!”一直以來,黃挹芳認真做好村里的工作,得到一致好評。同時,他還“兼職”負責村紅白理事會工作,配合村兩委入戶倡導移風易俗,耐心勸說村民,將洪四村打造成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的典范村。“村民們看到我都覺得很有安全感和信任感,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黃挹芳自豪地說,在10月份發布的全國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名單中,洪四村榜上有名,這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作為羅溪黃氏大三房宗祠會長,黃挹芳十分重視家鄉教育事業,“添懷教育基金會”成立后,他積極發動各鄉賢參與捐資助學,為家鄉培育英才作出貢獻。據了解,該基金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堅持每年發放獎學、助學補助金10多萬元,累計獲得捐贈資金100余萬元,資助學生人數超過200名。
不僅如此,黃挹芳從小就對文藝有濃厚的興趣,年輕時在宣傳隊擔任編劇、導演,負責組織文藝表演,如今每周他都會到洪四小學教授南音,“這也是我平淡生活中的一點小樂子”。
善心善舉暖鄉鄰 良好家風代代傳
從記事起,黃挹芳就經常聽父母講述在那段艱苦歲月中,祖父祖母雖然生活并不富裕,卻心懷大愛,熱心幫人的往事。耳濡目染之下,黃挹芳將樂于助人的優良家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一次外出買東西的路上,黃挹芳遇到一個自稱被騙走全部錢財的南安人,向他請求幫助。“當時想都沒想就將身上僅有的一塊錢拿給他。”黃挹芳回憶,當年交通不便,到鎮上買東西要徒步好幾公里,如此一來,他只好空手回了家。母親看到黃挹芳回來并沒有責備他,反而說:“你幫人,這是做好事!”這句話,讓他一直記到了今天。
傳承優良傳統美德,黃挹芳言傳身教。他的妻子賴烏鏡為人淳樸善良,勤儉持家,為家庭無私奉獻,總是能帶頭履行法定義務、村規民約,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二兒子黃秀山現任洛江區委黨校副校長,三兒子黃恒山則是石獅某織造公司的一名技術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一家人淳樸善良,樂于助人,受到了鄉鄰們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據了解,黃挹芳一家先后榮獲2016-2018年度羅溪鎮文明家庭、2017-2019年度泉州市文明家庭、2018-2020年度福建省文明家庭榮譽稱號。(鄭怡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