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認真觀看閩劇表演 平潭綜合實驗區實驗小學供圖
文明風12月1日訊(通訊員 施雨晴)無花木卻見春色,無波濤可觀江河。這便是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2021年11月26日,平潭“非遺”——平潭閩劇走進平潭實驗小學校園中,走進實小師生的視線里。這天下午,平潭實驗閩劇團的演員們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帶給孩子們,讓孩子們有了一次跟平潭閩劇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隨著戲曲音樂的響起,身著閩劇服裝的演員們閃亮登場了。在孩子們熱烈的掌聲中,《清官頌》精彩選段的表演拉開了序幕。
舞臺上,演員們聲韻板眼和舉手投足間,不但盡顯專業戲曲演員的風采,更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陣陣閩劇清音,字正腔圓。或高亢激越,或清脆婉轉,或抑揚頓挫,余妙繞梁,不時從校園中傳出。那優美動聽的唱腔,那豐富多彩的造型,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那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無不深深吸引感染著在場的觀眾。
一場視聽盛宴之后,閩劇團資深演員江小清老師為孩子們具體講解了閩劇產生的歷史背景,閩劇的基本知識、形體表達方式、唱腔、音準等。江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不僅普及了閩劇藝術常識,讓孩子們了解了閩劇歷史之悠長、底蘊之深厚,更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閩劇藝術的獨特韻味。
隨后,演員們熱情地邀請了孩子們上臺互動。孩子們在演員們的指導下學習閩劇的基本手勢和腳步。孩子們在學習中明白了戲曲講究外在的手、眼、身、法、步與內在意、勁、精、氣、神的合一;明白了手一指、目一視、足一抬都要與整個身體協調。
一招一式的示范里,傳遞著教與學的歡欣愉悅;一板一眼的學習中,感受著藝術家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藝術追求與奉獻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戲曲藝術需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弘揚。“閩劇進校園”活動不僅展現了傳統藝術的魅力,更激發了孩子們對戲曲的興趣。孩子們在這質樸而細膩的家鄉戲中讀懂了真善美,提高了孩子們的藝術品位和文化修養。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育人功能”這是“雙減”政策下,學校教育新的著力點。學校將朝著這個方向,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實小這塊土壤中生根,發芽,發揮它巨大的育人優勢。(平潭綜合實驗區實驗小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