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30日訊 11月28日上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婦聯在浙江嘉興召開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會上石獅市婦聯以《家庭服務“小陣地”承載基層治理“大能量”》為題作了經驗交流。
近年來,石獅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探索建立“138”(一個中心、三工聯動、八大服務)工作機制,形成“石獅特色”的家庭工作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
一、建好一個中心,讓家庭服務“面對面”
在全市積極探索打造“咱厝邊家庭服務中心”(閩南語“咱家的鄰居”,以下簡稱中心),著力搭建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的載體,為婦女群眾提供“家門口”精準服務。在資源配置上實現集約化,整合鎮級綜合文化服務站、圖書館等社會公共服務資源,在各鎮建設平均面積近千平方米的鎮級區域化項目載體——“咱厝邊家庭服務中心”。在功能設置上追求多元化,各中心設有執委議事室、婚姻家庭指導室、VR體驗室、最美家庭照展示區、家風家訓長廊等多功能分區,開展兒童社會情感課、消防培訓、智慧父母互動等活動。在服務品類上堅持精準化,深入對接當地婦女兒童需求,設計多項特色服務項目,為轄區家庭提供家庭美德實踐、家長素質提升等家庭綜合服務。靈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整合多方人力財力和項目資源,將服務鋪設到各村居、學校、小區、企業、家長學校、兒童之家,與居民生活融為一體。
二、組建三支隊伍,讓婦女力量“手牽手”
充分發揮婦工、社工、志愿者三支隊伍作用,以共同愿景凝聚人心正氣,切實發揮服務家庭、服務群眾“大作用”。婦女工作者擔當主力,各鎮婦聯執委輪流擔當中心輪值主席、主持當月工作,認領家庭服務中心項目,累計參與執委190人,認領項目506個。如邱綿綿執委認領寶蓋中心家之樂親子教育項目,成立故事媽媽志愿者小分隊,每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蚶江鎮執委、返鄉創業青年林玲玲成立鄉土繪本創作小組,創作多本蚶江鎮咱厝邊鄉土傳說故事繪本。社會工作者充分助力,以購買服務方式,各中心由兩名專業社工常駐提供日常服務、跟進項目執行。志愿服務者增添活力,匯聚故事媽媽、家教講師團、美麗海岸、鳳姐姐志愿者等多元化巾幗志愿服務資源,參與志愿者8萬多人次。
三、提供八大服務,使基層治理“心連心”
以家庭需求為核心,以基層治理為導向,凝練婦聯職能,力推八大服務,涵蓋親子教育、維權、家庭等領域。推進“家之樂”親子教育服務、“家之港”心理輔導服務,舉辦疫情“宅”家親子教育指導、“青春沒煩惱”等心理團隊輔導,年服務5200多人次。推進“家之和”維權服務,建立婦女援助中心、村級家事糾紛調解室快速調解機制,調解家事糾紛500多件。推進“家之馨”家庭關愛服務,開展留守流動兒童、“兩癌”困難母親關愛活動,1.8萬人受益。推進“家之訓”家風家訓服務,開展“游古厝 尋家風”、民居楹聯家訓展等主題活動。推進“家之興”創業就業服務,推廣“巧婦貸”為615名創業婦女辦理貸款9020萬元。推進“家之緣”婚戀交友服務,開展“緣在獅城”戶外拓展、“七夕乞巧”聯誼活動30多場。推進“家之幫”小型公益創投,每年舉辦主題活動1000多場,惠及近10萬人次,實現“月月有計劃,周周有活動,天天有服務”,婦女及家庭主動參與,變“不常來”“被動來”為“經常來”“主動來”。
我們將做好家庭服務工作總結為“五善”。一是善靠黨領導是核心。婦聯是黨領導下引領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群團組織,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依靠黨的領導開展工作。二是善聚“她”力量是基礎。放大婦聯組織改革勢能,延伸工作手臂,壯大工作力量,推動婦女參與社會和諧建設。三是善做“聯”文章是關鍵。主動加強橫向縱向對接,打造家庭服務融合平臺,持續有效統籌區域豐富資源為婦女家庭服務。四是善解“實”需求是要義。以家庭服務為切入口,堅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打通聯系服務婦女家庭“最后一公里”。五是善搭“家”平臺是支撐。精準把握群眾需求,設置務實管用、貼切貼心的服務平臺,吸引群眾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著力增強婦女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