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攜手建設網絡文明”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的共建網絡文明行動倡議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網絡文明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新文明形態,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網民規模超過10億,形成了全球最龐大的數字社會,網絡空間已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建設一個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是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應培育網絡文化新風尚。當下,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的“第二生存空間”,深刻改變著每個人的工作、學習甚至思維方式,并逐步形成獨特的文化。在新文化形態的形成過程中,要不斷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的網絡化傳播以及優質網絡文化產品供給,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要增強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努力形成崇尚科學理性、鼓勵獨立思考、拒絕愚昧反智的網絡文化新風尚。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應營造綜合治理新生態。要深入推進“清朗”“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深化公眾賬號、直播帶貨、知識問答等領域不文明問題治理,加大對網絡暴力、網絡詐騙、“飯圈”亂象等行為的整治力度,動員廣大網民積極參與監督。網絡平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加強行業自律,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價值導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應凝聚共建共享新合力。要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引導億萬網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網絡法治觀念、提升網絡安全技能、培育文明用網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網絡文明,真誠互動、理性交流,自覺做到文明上網,積極爭做新時代網民,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以正能量滋養網絡空間,塑造清新健康的網絡環境,是每一位理性網民的共同愿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云端之上,應是有序網絡、和諧中國的美好藍圖。(長樂文明辦/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