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鑒江鎮上澳村長者食堂,準時迎來了40多位就餐的老人(羅源縣民政局供圖)
文明風11月19日訊 11月15日中午11時許,開張運營半個多月的羅源縣鑒江鎮上澳村長者食堂,又準時迎來了40多位就餐的老人。西藍花、西紅柿炒蛋、荔枝肉、軟米飯……有葷有素的搭配,讓經常來這里就餐的尤愛珍老人十分滿意?!帮埐撕芎衔业奈缚?,分量足,價格便宜,再也不用做一次飯吃幾天了。”尤愛珍樂呵呵地說。
羅源縣現有人口26.98萬,60周歲以上老年人占18%,其中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由于農村中青年人口大量外流,留守老人普遍面臨著做飯馬虎、營養不均衡等問題,有的老人甚至長期“冷飯配咸魚”,“吃不好”“吃飯難”現象普遍存在。
今年,羅源縣借鑒福州市鼓樓區、臺江區等中心城區的長者食堂建設經驗,立足于農村實際情況,統籌考慮經濟實力、人口數量、實際需求等因素,積極探索鄉村長者食堂的舉辦模式。
針對“在哪辦”問題,羅源縣利用村里的農村幸福院、老年活動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服務設施,擇優選取位置便利場所。今年4月,全縣第一家鄉村長者食堂在中房鎮林家村旅游集散中心揭牌。之后,鑒江鎮上澳村長者食堂在將村幸福院廚房提升改造后辦了起來。
上澳村村委會主任尤益勤介紹,鄉村長者食堂開辦后,菜品豐富、營養均衡,每餐標準不超過8元,而且對村里65周歲以上的低保戶等8類人員,每月給予200元用餐補助,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針對如何讓鄉村長者食堂長期辦下去?羅源縣通過凝聚政府部門、熱心村民、鄉賢等多方力量,積極探索構建鄉村長者食堂的長期運營機制。人員保障方面,縣人社局為鄉村長者食堂開發公益性服務崗位,給每個長者食堂配1名公益崗位人員,負責日常運營、物資采購、食物烹調制作等,另有4名熱心村民提供志愿服務。資金方面,通過鄉賢捐資、群眾捐菜等方式,在低收費的情況下基本實現收支平衡,保證長期運營。
長者食堂還成為了培育文明鄉風的新陣地。中房鎮林家村長者食堂開辦初期,部分老人存在“把8塊錢的餐費吃回來”的心理,出現了一些浪費現象。經過村干部和工作人員的細心引導,老人們紛紛學會了節約糧食、文明用餐、互助互樂。
目前,羅源縣鄉村長者食堂已有2家投入運營,還有5家正在建設,將于今年內投入使用。明年,全縣鄉村長者食堂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羅源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黃麗珍介紹,下一步,計劃將“長者食堂+農村幸福院”模式在全縣推廣,整合利用轄區內的農村幸福院、老年活動中心、黨群服務中心、農村旅游集散中心等現有服務設施,擇優選取位置便利點提升為長者食堂,為農村老人打造以長者食堂為中心、集聚多種養老服務功能的“幸福之家”。(羅源縣委文明辦 羅源縣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