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7日訊(通訊員 張秋蓮)豐澤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常態長效工作機制,讓城市文明創建常抓常新。
一、優化機制強動能。復牌驗收后,豐澤區創城指揮部(創城辦)保持常態運轉狀態,隊伍不散、力量不減;同時積極探索更為科學合理、集約高效的創城工作機制,優化創城辦、創衛辦機構配置,為創建接力保障充沛動能。一是重組機構配置。①區創城辦綜合組、實地組、文明創建組的職責并入區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區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接受區創城、創衛指揮部的領導,對應市創城辦、創衛辦和市考評中心,負責創城、創衛、考評中心常態化的實地巡查、通報、整改、反饋和核實工作。②區考評中心增加一定數量的實地巡查人員,配備“文明天氣圖”信息管理平臺,實地督查由臨時抽調人員轉為常設機構常態開展,保證創城實地督查工作的專業性和延續性。③增配1名行政科級干部(二級主任科員以上)負責常態化創城、創衛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區衛生考評中心主任配合。二是重定會商機制。區創城辦、創衛辦、考評中心聯合建立定期會商制度,每周召開創城工作碰頭會,交流工作進展情況、分析研判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建議。創城、創衛常務副總指揮每月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實地調研會商,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三是重建獎補辦法。每季度分別由區創城辦對各街道、各街道對社區創城工作進行考核,考核分數由基礎分、實地考評分、獎懲分三部分組成。每季度末由區創城辦匯總后確定,考核結果作為區“以獎代補”專項經費分配的依據,推動創城工作落小落細落實,形成常態長效工作機制。
二、精細管理增顏值。文明創建的過程,就是持續解決城市頑疾、補齊治理短板的過程。豐澤區緊盯薄弱環節,加強精細管理,加大整治力度,城市形象顯著提升。一是強力治亂。①加強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拆違拆臨、桿線入地、纜線規整、戶外廣告、農貿市場、校園及其周邊、校外培訓機構等綜合整治,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城區顏值更靚、氣質更佳、魅力更足。②規范經營秩序。發放《溫馨告知書》70000份,糾正、查處流動攤點、店外店等占道經營行為11581起,立案處罰148起。③整治流浪動物。糾正、勸導攜帶犬只外出未束牽引帶、隨地便溺等不良行為,清理流浪犬400多只。二是強力治臟。①環衛一體作業。打破區域壁壘,建立覆蓋全區域、全品類的一體化、流程化的綜合保潔作業管理模式,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引入專業隊伍,提升環衛保潔、綠化管養、垃圾清運、生活垃圾分類等的作業水平,主次道路機掃率、灑水率達到95%以上、中心市區落實早、中午2趟灑水,其它道路進行路面沖洗,人居環境更加整潔。②衛生規模清理。開展26次全區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清理衛生6594死角處、垃圾3036車。③統一公廁管理。將157座社區公廁收歸區級統一管理,每座按照每年3.5萬元撥付管養經費,實行市場化運營。三是強力治堵。①優化路網設置。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建成通車,東海到泉州動車站從近1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打通金融后街、美桐街等“斷頭路”,完成田淮街、祥遠路、圣湖路等道路“白改黑”提升改造,佳通大動脈、小血管相連相通,提高行車效率。②做好緩堵保暢。盤活停車資源,將到兒童醫院、第一醫院城東院就醫車輛及到周邊商場、餐飲業消費車輛引導至附近住宅小區地下室、體育館等停放;改善寶洲街(田安路至刺桐路)微循環,緩解交通擁堵。增加泊位供給,完成建筑服務產業園等295個停車場,優化營商環境。③規范交通秩序。查處機動車違停違法行為243301萬起、電動車不按道行駛67992萬起、電動車闖紅燈5339起、行人闖紅燈6943起。四是強力治舊。①修復市政設施。排查修復區管道路雨污水井蓋、雨水箅、護欄、路面、路燈等案件920件(人行道破損340件,修復面積1795㎡;道路路面破損116件,修復面積980㎡;井蓋破損更換101個,雨水箅破損更換75個,管井堵塞202個,疏通雨污管道1240米;修復路燈225盞)。②補齊消防短板。督促各街道、物業服務企業排查社區、小區消防設施配備情況,拆除違法搭建,暢通消防通道,增添、維護、更新微型消防站、消防栓、滅火器、設施設備和相關標識,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演練等,提高應急反應和救護能力。③改造老舊小區。由區城建集團作為代建單位,屬地街道為項目業主,緊盯“四個必改”(即雨污分流、垃圾分類、線路規整和完善消防),爭取中央及省、市財政補助資金共計2.63764億元,分三批次實施改造。先期啟動的40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基本完成,形成豐澤新村、云谷小區兩個廚余垃圾處理示范點;第二批42個老舊小區已開工改造39個,完成投資額3899萬元;第三批105個老舊小區8月份陸續開工建設。
三、宣教并重提素質。一是分級分類宣傳。針對當前公益廣告破損褪色、臟污褶皺、品質不高、版本陳舊等問題,設置規范美觀、與周邊環境相適宜的公益廣告,達到“抬頭可見、駐足可觀”的效果。①區級設置大型戶外廣告牌,懸掛創城公益廣告燈桿旗,每半月進行一次全覆蓋巡查,增設16個主次干道景觀小品,更換破損、陳舊公益廣告340多幅。區創城辦每兩個月統一制定多個橫豎版本的健康教育宣傳版面。②各街道、業務主管部門兜底保障,在社區(小區)、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貿市場、大型商超、賓館飯店(酒店)、建筑工地及圍擋、校園及其周邊等重要迎檢點位分類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等公益廣告。二是線上線下推進。充分利用“看豐澤”“播豐澤”等新媒體平臺,刊播“關愛未成年”“文明健康 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社會宣傳公益廣告。發動沿街商家利用LED屏刊播宣傳標語,利用大型戶外LED屏播放宣傳視頻。為近1萬名機關、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等開通創城宣傳手機彩鈴,擴大宣傳覆蓋面。三是常態長效實踐。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重組優化、盤活延伸各類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建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項目化推動的方式,培育“暑期樂園”“雨后陽光”、心理關懷等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志愿服務項目。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應時合勢開展保護公共環境、倡導公共文明、維護公共秩序、優化公共服務、提升公共文化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帶動全區人民踴躍參與。創城逐漸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動、自愿追求。(豐澤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