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5日訊(通訊員 陳燕)2021年,閩侯縣再次入圍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站在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起跑線,閩侯統籌各方資源,堅持靶向發力,不斷補齊城市短板、提升品質內涵、增強惠民實效,用文明擦亮城市最美底色。
志愿者在路口開展交通勸導活動,吳梓航 攝
志愿服務 助力文明創城
“您好!請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您好!這邊是人行道,請往這邊走。”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閩侯縣城內各個路口都有身著志愿者“紅馬甲”的交通勸導員引導群眾遵守交通規則、爭做文明閩侯人。據了解,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縣直各機關單位紛紛成立志愿服務隊,輪流在各主干道路口開展交通勸導活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參加志愿服務,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每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名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做起,為創城‘添磚加瓦’。”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小林告訴記者。
除了交通勸導員外,全縣100多個單位還積極加入“志愿服務進網格我為創城添光彩”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開展凈化環境志愿行動,對公共場所吸煙、亂扔亂倒垃圾、沿街經營戶門前車輛亂停放等不文明現象進行勸導,主動開展“彎腰行動”“凈化行動”。
閩侯縣緊緊圍繞“八閩首邑文明同行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主題,全力推進志愿者服務活動有效開展,引導和動員全縣志愿者在盡義務、講奉獻、樹形象、服務人民群眾的社會文明實踐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交警站崗指揮交通,林金霖 攝
整治交通 提升文明形象
日前,閩侯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在縣城主要道路、重要節點,對過往加裝遮陽傘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進行攔截查處,并對駕駛員現場進行宣傳教育,引導他們自覺拆除遮陽傘,摒棄交通陋習,做到文明出行。
據介紹,閩侯縣公安局黨委把創城交通秩序提升作為重點中心工作來抓,牽頭制定了《2021-2023年閩侯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交通秩序提升工作方案》《關于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對標測評標準,明確路徑指向,細化任務清單,對重點區域、重點道路、重點路口全面施行網格包干責任到人的創建機制,全警動員,盯緊抓牢創建工作任務、責任、人員、進度、時限各環節。同時,積極觀摩借鑒南平延平,福州鼓樓、福清、長樂等地先進經驗,結合本地實際,形成思路建議,指導創建進程。
針對影響創城的各類違法行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實施常態化查處。自4月23日以來,查處違法停車2.5萬多起,闖紅燈7523起,逆行1416起,并拆除摩托車、電動車遮陽傘遮雨篷6200多頂。同時,交警部門還針對城區機(電)動三、四輪車違法載人行為進行集中整治。自8月25日以來,會同交通運輸、住建城管等部門組織工作專班,開展白天聯合執法和夜間重點線路夜巡查違行動。
此外,縣公安局還與市政園林、住建城管、建投等部門密切配合,聯合排查梳理,共同完善交通設施。著力解決停車泊位施劃,隔離設施增設修復完善,路口交通組織優化等方面的問題,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濱江大道煥然一新的公交站牌,吳開梅 攝
民生項目 共享創城成果
“原來公交站缺少座椅,等車很不方便。現在有了座椅,再也不用站著等公交了。”日前,記者在縣城濱江大道、旗下南路等公交站點看到,原本老舊的站牌公益廣告、破裂的玻璃窗與缺失的座椅等都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公交站牌、公益廣告宣傳海報及座椅,令人眼前一亮。
為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縣交通運輸局結合實際,對縣城全域范圍內主次干道的交通設施進行全面整治提升,為閩侯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年以來,縣交通局新建40座公交候車亭,對舊站臺、老舊破損的公益廣告等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并發布創城公益廣告標語,積極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
安平浦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完工、三福小區老舊社區改造、新舊城區主干道提升、曇石楹聯公園與江濱生態公園5個簡易籃球場建成投用……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閩侯縣突出“為民、利民、惠民”導向,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積極在改善軟環境、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做文章,切實解決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問題,把“創城”過程變成了社會環境持續改善、社會秩序持續優化、社會福祉持續提高的過程,讓廣大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創城”成果。(閩侯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