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并舉行表彰活動。我省陳素珍、陳祥榕被授予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游文晃、呂云娥、彭松輝、傅光明、湯金德、楊春、黃思林、楊善文被授予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今年4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6部門聯合啟動了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經層層推薦、征求基層單位意見、省直部門審查把關、評委會集體評審、媒體公示等工作程序和環節,我省向中央文明委推薦了10位同志作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福建省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風采展示
陳素珍(見義勇為)
陳素珍,女,1964年11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藍天救援防災減災中心總隊長。
平日,大家喜歡稱她為“水草隊長”,意思是像“水一樣純粹、草一樣堅韌”。12年來,陳素珍苦練并發揮攀巖、潛水、救生、破拆、醫療急救等技能優勢,帶領隊員們越是艱險越向前,為受災受困群眾撐起一片藍天。
她是沖鋒在急流里不改初心的堅韌水草。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后,陳素珍只身帶著自籌的物資兩次進川參與救援,災區的景象在她心底埋下了公益救援的種子。2009年4月,她放下了蒸蒸日上的生意,召集十幾位朋友建立了廈門民間第一支救援隊——藍天救援隊,從此踏上漫漫救援公益之路。每一次救援任務,她都帶頭沖在最前面,隊員休息了,她依然繃著神經,隨時等待呼叫救援的電話;她心中始終裝著生命和人民,像揣著一團火,隨時準備奔赴下一場救援行動。在她的帶領下,福建藍天救援隊不斷壯大,救援專業性日漸成熟,救援范圍不斷擴大,先后參與了青海玉樹地震、福建泰寧泥石流和尼泊爾地震等多起國內外災害救援,用自己的行動和愛心守護生命的通道。
她是屹立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的黨旗。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陳素珍果斷將藍天救援隊備災庫存的口罩等防疫物資發放給藍天救援隊省內各分隊,指導各地隊伍展開防護;同時還向周邊社區居民、一線工作人員和部分單位免費贈送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僅用6天時間便將23萬只口罩、5500副手套、1500套防護服捐贈發放完畢,把最需要的物資用在最緊急的時刻。疫情防控最緊張的兩個月里,陳素珍沒有休息一天,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召開防疫會議,組織隊員分發口罩、測量體溫,制作防疫藥包分發給一線工作人員,無償為社區、學校等單位進行防疫消殺,為隊員及社會求助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等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兩個月里,她帶領隊員聯合街道社區出勤測量體溫27天,對未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勸說,派發口罩并為他們做正確佩戴的示范,還帶隊出勤消殺28天,對79處重點場所進行消毒,為疫情防控作出扎實貢獻。
她是默默守護在救援隊身后的堅強靠山。陳素珍注重隊伍專業化建設,隊伍成立之初,就傾注大量時間對隊員開展技能培訓。每周不同組別的隊員分別開展各有側重的專業訓練,新隊員培訓課從不間斷,全職隊員每天都要進行體能、技能訓練。她還牽頭成立了福建省多個地區的藍天救援隊,做好技能培訓指導,帶動共同提高。2017年3月,陳素珍成立福建省藍天救援防災減災中心,在全省展開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現已形成建立在風險處理及預防基礎上的完善的綜合性應急管理體系,業務范圍涵蓋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災害預防、應急反應能力提升、災后恢復和減災等。建隊12年來,藍天救援隊已經成長為一支包含山地救援、海上救援、城市救援和心理救援、弱勢群體幫扶等多項目的專業隊伍,目前全省登記在冊的成員已有2000多人,志愿者約5000人,核心隊員近2000人。
藍天救援隊成立至今共參與大型自然災害救援27起、水災救援610余起、山地救援510余起、城市迷失搜尋400余起、活動安全保障540余起、對外培訓600多次、救助(貧困、大病等)820余起、心理輔導1000余起、成功解救轉移各類被困人員上萬名,公益之路越走越寬。
2015年,陳素珍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第四屆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入選中國好人榜;2016年,她被全國宣傳推選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組委會授予“最美志愿者”稱號;2017年,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優秀獎,被福建省志愿者協會授予“五星級志愿者”稱號;2018年,她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陳祥榕(敬業奉獻)
陳祥榕,男,2001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下山口村人,生前系陸軍某邊防團戰士。
2020年6月,有關外軍再次公然違背與中方達成的協定,越線挑釁。陳祥榕為保衛國土,英勇戰斗,光榮犧牲,犧牲時不到19周歲,被南疆軍區政治部評為烈士,被中央軍委追授一等功。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边@是陳祥榕18歲入伍時寫下的戰斗口號,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寧德地處閩東,這里的人們崇文尚武,革命戰爭年代曾經走出一批批忠肝義膽的閩東兒女,也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紅色往事。時光流轉、初心不改,“00后”陳祥榕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續寫著“閩東之光”。
“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回憶起弟弟參軍入伍的情景,陳祥榕的姐姐陳巧釵淚流滿面。
在所有親朋好友眼里,陳祥榕從小就是對家負責、樂觀堅強孝順的孩子。在學生時代,陳祥榕就有參軍夢想。
2019年,陳祥榕報名參軍?!耙ゾ腿プ钇D苦的地方,到前線去。”他把自己的想法堅定地告訴家人。當得知在新疆的部隊能夠上前線,他便決定去新疆做一名保衛祖國疆土的衛士。
從福建到新疆,山高路遠,家人都舍不得他去。“苦怕什么,去部隊不吃苦還要享福?”陳祥榕信念堅定。
參軍前有為期一周的集訓,當時部隊領導說,看集訓情況,如能過關,就定兵到新疆去!為此,陳祥榕每日5點便起,繞縣環城路跑步一圈,回到家中吃過早飯,再去集訓場地參加訓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那些天和弟弟說話,感覺他眼里都有亮閃閃的光。”陳巧釵十分感慨地說,覺得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他渾身上下都是朝氣。
一周集訓下來,陳祥榕表現搶眼,從眾多新兵中脫穎而出。他到新疆入伍的事情就這樣敲定了。
入伍前夕,媽媽叮囑陳祥榕:“要守紀律,刻苦訓練。再苦也不能當逃兵,不能給屏南人丟臉。”“死也要死在邊疆上!”陳祥榕斬釘截鐵地回答。
家是國、國是家,家國兩相依。陳祥榕將對家的熱愛帶到了軍旅中。入伍后不久,陳祥榕便寫下值得我們銘記的一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碑敃r他的班長問他,你一個“00后”的新兵,為什么口氣這么大。陳祥榕堅定地回答說:“班長,這跟年齡沒關系,我就是這么想的,也會這么做的?!?/p>
當兵入伍之后,面對著殘酷的邊防戰斗,身為新兵的陳祥榕毫不畏懼。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蓄意挑起事端。
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老兵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他們趕到前沿后與對手殊死搏斗,堅決逼退越線人員。
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2020年6月,外軍再次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協定,越線挑釁,并暴力攻擊前去談判的團長祁發寶和我方幾名官兵,蓄意制造了加勒萬河谷沖突。
寧灑熱血,不失寸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懼、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
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戰斗結束清理戰場時,有人發現一名戰士緊緊趴在營長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這名戰士,正是陳祥榕,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群山聳立的加勒萬河谷。
2020年6月30日,陳祥榕烈士的骨灰運回他的家鄉屏南,陳祥榕的英魂也將在此永垂不朽!
什么是“清澈的愛”?在和平年代,誰為我們負重前行?
在新時代的好戰士陳祥榕身上,我們找到最真實、最確切的答案!
游文晃(助人為樂)
游文晃,男,1955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學雷鋒好人團團長。
游文晃是眾人口中的“游好人”,學雷鋒做好事數十載,義務撲救過51起火災,曾因救火身負重傷;他省吃儉用、努力作畫積攢善款,26年來資助683位孤兒貧困生和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他的家庭被評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個人曾入選中國好人榜,榮獲第三屆福建省道德模范、感動福建十大人物、全國“春蕾計劃”三十年先進個人、全國學雷鋒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呂云娥(助人為樂)
呂云娥,女,1934年8月生,中共黨員,福清市醫院兒科退休主任醫師、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居民。
呂云娥曾在1950年1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為戰士獻血,擔任重傷員殘疾后的思想疏導員,積極開展戰士的安慰、鼓勵工作。她1962年起在福清市醫院工作,1989年退休后回到故鄉福州,并于1994年加入了軍門社區志愿者隊伍,此后至今27年來堅持義務為社區居民群眾義診達數萬人次,累計時長超12000小時,成為2020年度福州市唯一榮膺全國最美志愿者稱號的志愿者。
彭松輝(見義勇為)
彭松輝,男,1983年8月生,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沙建鎮官古村村民,現任漳州名安工貿有限公司生產主管。
彭松輝是一名“80后”殘疾人小哥。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面對銳利的匕首,負傷忍痛制伏歹徒,守護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今年38歲的他干過理發、做過電子、搞過機修……無論命運如何安排,他始終保持著農家子弟純樸的本色,堅持在外務工,踏實肯干,自立自強。2021年,他被授予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傅光明(誠實守信)
傅光明,男,1953年10月生,中共黨員,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傅光明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科學發展,不斷引領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推動企業科技進步、打造現代農業企業,將“圣農”的產業規模從1羽雞發展到6億羽白羽肉雞,將企業總資產從2萬元發展到170多億元,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實現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和現代畜牧業發展等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還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獲過2017年度中國十大誠信企業家、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等榮譽。
湯金德(誠實守信)
湯金德,男,1949年3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坂里鄉新春村村民。
7年前,湯金德的兒子因誤食毒蘑菇去世,留下24萬元債務。兒子去世后,他和老伴何阿秀扛起了為子還債的重擔,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們辛勤勞作、省吃儉用,終于在2020年還清了欠款。湯金德恪守誠信、勤勞節儉、知恩圖報,彰顯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與老伴“替子還債”的故事也在當地傳為美談,激勵著村民們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他2020年獲福建好人榮譽稱號,2021年入選中國好人榜。
楊春(敬業奉獻)
楊春,男,1969年5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長、一級警長。
2019年1月23日凌晨,楊春同志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在單位值班時突發心肌梗死,不幸因公犧牲,年僅49周歲。從警28年來,楊春同志一直奮戰在打擊犯罪、守護平安、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被授予時代楷模、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第六屆福建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黃思林(孝老愛親)
黃思林,女,1995年6月生,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竹岐鄉半嶺村村民。
4歲時,父親摔傷導致高位截癱,7歲時,母親去世,留下她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為了養家糊口,黃思林初中畢業后就踏入社會賺錢養家。她帶著父親打工,帶著父親出嫁,不離不棄,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父親,雖歷盡艱辛卻無怨無悔。其生動感人的孝親事跡和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詮釋了孝道這一傳統美德,傳遞著堅強不屈的生命力量,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頌揚。黃思林獲2017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稱號。
楊善文(孝老愛親)
楊善文,男,1968年11月生,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大田鄉中心小學教師。
楊善文是一位好兒子、好哥哥、好丈夫、好爸爸,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里,他踐行孝悌之道,照顧重病的父母、關愛精神殘疾的弟弟、拉扯年幼的女兒,在坎坷人生中翻越一道又一道坎坷,為至親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他用愛心、耐心、恒心,撐起了殘弱的家庭,在日常教學中為祖國下一代點燃希望之燈;他以仁厚的親情與博大的胸懷,永遠追求著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楊善文入選過福建好人榜,獲得過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