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通過政府支持、企業捐贈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建起為群眾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鄉風文明超市”,村民孝老敬親、團結鄰里等行為都可以兌換愛心積分,用積分換商品。“積分改變習慣、文明改變生活”,不斷增強鄉風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11月4日中國文明網)
鄉村振興,文明先行。鄉親們在文明大路上加速步伐,鄉村振興的力量就會增大。要改變村民中存在的一些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注入農民心田,大慶大同的“文明鄉風超市”,可以多多益善。
建好“鄉風文明超市”可以和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推進鄉村治理相融合,先后在雙榆樹鄉6個村建成“鄉風文明超市”,引導村民以日常表現賺積分、用積分換商品,并在全區54個行政村推廣,動員村民投身文明實踐活動。讓村民的善德懿行出現在“鄉風文明超市”中,是對村民文明風尚的一種肯定,更是有效拓展了當地文明實踐的路徑,讓群眾學有榜樣,明白改變自己,只有多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才能用文明改變生活,共同為鄉村文明出力。
建好“鄉風文明超市”可以請村民出謀劃策共同聚集智慧。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要讓鄉村文明超市建出特色,群眾的意見要征求,群眾的意見更要采納。比如,大同每村由10-15名村民和黨員代表組成鄉風文明議事會,每屯由5-7名村民組成鄉風文明議事組,對村民參加政策學習、環境整治、孝老愛親、好人好事等10類文明實踐活動進行積分獎勵,對衛生責任區臟亂差、大操大辦紅白事等10類不文明行為進行減分懲戒,這些意見都是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基礎上制定的,群眾推舉鄉風文明的意見被采納,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就會大大增強,鄉村文明風尚改變就更加看得見效果。
建好“鄉風文明超市”兌現獎勵要物質和精神并重。建好鄉村文明超市目的是為了更好推動鄉村文明,助力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對于群眾換取的積分必須要物質兌現百分百,否則會讓群眾有“畫餅充饑”感,打消積極性。但達到一定的積分,更要通過文明標兵、五好家庭、文明星級戶等進行公示,讓群眾真切感受到自己為改變文明鄉風出了力,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從而更加投身鄉村文明建設中。例如,大同對先進典型通報表彰,并通過區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廣泛宣傳,在“大同之聲”智慧廣播集中播報,通過村屯“大喇叭”傳遞到每一個村,激發村民參與熱情,促進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晉安區文明辦 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