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他們才17歲,還是個需要被保護的孩子,可是危急時刻,在大人們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然穿起白袍,拯救性命。”(11月1日《今日頭條》)
日前,疫情重歸大眾視野。當甘肅天水市將四名新增確診患者的行蹤軌跡在網上公布以后,頃刻間便掀起了驚濤駭浪。令人為之動容的是,這四位患者在被確診以前,都曾從事過核酸采樣的相關工作,其中三位患者皆是年僅17歲的衛校學生。
他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與病毒作斗爭,沖鋒在前、無怨無悔。而這,僅僅是流調信息公布出來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這樣的青年人,他們將自己活成了一道光,驅趕黑夜,無私無畏。他們身上彰顯出的是青春的蓬勃力量,折射的是中國青年的政治擔當、使命擔當和責任擔當。
我們應當利用疫情防控帶來的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提質增效的契機,因勢利導,給每一位青少年上好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少年理性正確面對疫情,從戰“疫”中汲取成長力量。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青年一代走上歷史舞臺,成為新時代的戰“疫”英雄,樹立了鮮活的時代榜樣。各中小學校應給青少年上好家國情懷課,唱響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要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和強化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引導他們厚植愛國情懷,深刻理解家與國的辯證統一,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在關鍵時刻肩扛重任,守護蒼生。
疫情發生后,各種謠言一度層出不窮,一定程度上干擾了疫情的科學防控,加重了社會的緊張氛圍,因此,給青少年上好形勢任務課至關重要。應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介,尤其要運用好新媒體傳播矩陣,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傳播權威信息,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廣泛調動廣大青少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疫情發展態勢,自覺落實疫情防控舉措。
為更好地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還應當給青少年上好責任擔當課。要加強傳遞戰“疫”鮮活案例的思想偉力,激勵廣大青少年自覺向先進典型看齊,并通過文明倡議書、微視頻、朗誦、漫畫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宣傳和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抗疫志愿行動、學習雷鋒精神。
通過上好思政課,有助于讓青少年在疫情之下思考、收獲、成長,為打贏防疫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在責任擔當中實現青春的蝶變。(長樂文明辦/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