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九臺區的李東進剛剛返回家鄉創業成立公司,他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對企業職工如何繳納社會保險等問題進行咨詢。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接到了當地人社部門的電話反饋,還聯系相關專家為他面對面答疑解惑。不僅如此,文明實踐中心還幫他申請到5萬多元的創業補貼。在吉林長春九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出云平臺服務,定制成“文明實踐菜單”,把黨的惠民政策及時送到群眾身邊。(《央視網》)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引領教育群眾,讓群眾的思想認識更好跟上時代步伐;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效能,讓為人民服務更有落腳點、對接點。九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方便群眾提供的“文明實踐菜單”,不僅讓群眾辦事少跑腿,更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大大提升服務效率,把黨的惠民政策及時送到群眾心坎上。
要讓“人民至上”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轟轟烈烈開展起來,惠民的“文明實踐菜單”可多多益善。群眾有什么需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要當好橋梁,各級黨群志愿者組織就要及時開展服務,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拖、不拉,能通過大數據云平臺半小時解決的,絕不拖拉到半小時之外。對于不會操作互聯網的群眾,黨員干部更要及時走村入戶,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送到群眾身邊。
惠民的“文明實踐菜單”群眾打心眼里喜歡。從組建“圓夢”百姓宣講團常態化開展理論“微宣講”,到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增強孩子們的法律觀念;從組織1100多位志愿者主動沖上防疫最前線,到推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文明和美新家園……這樣的“文明實踐菜單”,在社區不斷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當然,惠民的“文明實踐菜單”,可以是真情幫助,也可以是理論宣講,更可以是志愿者服務提升,只要群眾有需要,“文明實踐菜單”就可以開得多些,這樣才能創新方式方法,培育主流價值觀,把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百姓生活。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很多地方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志愿服務對接,長期活躍在社區和鄉村,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理論宣講,讓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文明實踐菜單”只有再圍繞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行業新風、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多深入挖掘,“文明實踐菜單”才能真正成為了群眾喜歡的精神食糧。(晉安區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