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護學崗”上指揮交通的家長志愿者 石獅日報供圖
文明風11月1日訊 志愿無大小,人人皆可為。我們常說,校園是一片凈土,在這片凈土上播撒志愿的種子,日后定能文明花開。近年來,石獅市的校園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從學生到家長,從校園內到校園外,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小學生:“啄木鳥”規范用字糾錯
小小的學生,也有大大的正能量。記者了解到,在學生志愿服務中,“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啄木鳥規范用字糾錯志愿者活動頗有特色,而且這一志愿活動在石獅市小學普遍鋪開,已成為常態化活動。
在“啄木鳥規范用字糾錯”志愿者活動中,小學生志愿者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認真檢查學校周邊主要街道、商場等公共場所,細心尋找不規范用語、錯別字等,對店鋪招牌、公交站名牌、公共設施標志牌、指示牌、廣告牌、墻報、標語、字畫等地方的不規范字進行全面尋找,發現有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缺損字等不規范用字一一作記錄,并拍照上報。
從事多年語文教學工作的蔡老師說:“‘啄木鳥規范用字糾錯’將社會實踐的志愿服務和文字規范使用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啄木鳥規范用字糾錯”志愿者活動一輪一輪地持續開展,校園周邊場所的漢字使用日趨規范。
大學生:“義務家教”持續14年
事情還得從2007年說起,在蚶江轄區外來務工人員流動頻繁,且務工人員常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廠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業和教育。基于此,蚶江派出所在洪窟警務室設立“義務家教班”,替外來務工人員代管孩子。此舉,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廣大外來工因打工無法顧及孩子的“心病”,讓他們可以更為安心地工作。
與之相配套的是,閩南理工學院大學生志愿者組建了義務家教教師隊伍,連續14年以“義務教師”的名義,定期在周末和寒暑假前來家教班輔導孩子們作業。此后,義務家教班的課程不斷豐富,還開設了國學、英語、數學、手工、美術、安全教育等課程。這些課程的授課老師均為閩南理工學院的學生志愿者。
志愿的氛圍是會傳導的。洪窟警務室社區民警鄭汀雄介紹,不少從義務家教班走出去的大學生返鄉回家之后,也經常加入到義務家教的志愿者隊伍之中。
家長:義務守衛“護學崗”
上周,在石獅市第三中學舉行交通“義警隊”啟動儀式上,記者了解到,該“義警隊”成員由各年段各班級通過家長自主報名、公開推薦等方式組成,主要致力于校園及校園周邊的文明交通秩序維護。成立之后,該“義警隊”將采取分段站崗的方式開展志愿活動,對車輛行經斑馬線不讓行、行人不走斑馬線、橫穿綠化帶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勸導糾正。事實上,每逢上學和放學的高峰期,在石獅市的中小學校門口,都能看到家長志愿者的身影。“慢一點,小心車輛,前面擁堵,注意禮讓……”在“護學崗”上,家長配合值班的交警和巡防隊員,認真指揮著接送學生的家長的車輛停放,并勸導過往的車輛文明禮讓行人。
“更多的家長志愿者參與其中,就能更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學生家長邱先生說,家長應該也必須成為孩子的榜樣,通過言傳身教傳遞志愿服務的正能量。
(中共石獅市委文明辦 石獅日報記者楊德華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