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發展進程中,一些街道墻體在走過歲月長河后,早已露出滄桑斑駁的時光印記。今年以來,福鼎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大力推進市容環境整治,以“繡花”功夫讓一面面舊墻重新煥發新生機,讓一幅幅“文明墻畫”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當地獨特歷史人文,成為創城中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線。
福鼎市桐山街道小路社區地處老城區,曾經社區里隨處可見一面面老舊斑駁的墻體,如今再走進社區,讓人耳目一新。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幅幅老照片裝裱上墻,“老”而彌新的街道風貌煥然而生。尤其到了晚上,夜景工程的點亮,讓老街巷更多了幾分溫暖的氣息,成為許多市民心中的“最美回家路”,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打卡”。
小路社區黨委書記江艷如介紹,在對老舊墻體進行改造時,社區有意不搞大拆大建,因為老墻雖老,卻承載著周邊居民幾代人的鄉愁記憶,所以社區按照“修舊如舊”的改造思路,讓舊墻在實現景觀提升的同時,也能留住街巷的歷史記憶。
不僅要讓老街顏值“靚”起來,還要讓每面墻壁“會說話”。社區在“裝扮”老墻過程中,還匠心獨運地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長廊及桐山記憶等板塊內容,讓社區群眾在走街串巷時,既“養眼”又“養心”。
“這圍墻改造一下非常好,一路走過去像看畫展一樣,內容豐富又很漂亮。”如今,社區居民朱永妹茶余飯后總愛在社區里散步,看著煥然一新的社區面貌,朱永妹倍感幸福。
除了小路社區,福鼎市桐山街道西園社區也積極推進城市品位提升工程。老舊外墻和邊角地被精心打造成立意豐富的景觀小品。充滿當地“煙火”氣息的景觀墻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相互呼應、相得益彰,讓社區群眾抬頭即可見文明、駐足便可賞文明。
不改“老味道”,呈現新面貌。老墻“新生”,既為城區顏值增光,也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添彩,贏來了群眾一致點贊。而放眼福鼎全市,越來越多注重內涵底蘊,主題鮮明突出的景觀小品正扮靚城區,成為城市生活的“點睛”之筆。接下來,福鼎市還將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民生福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城市形象、品位提檔升級,讓全體市民共享創城成果。(閩東日報 夏巖緣 金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