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打造“社區鄰里節”品牌影響力,營造鄰里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讓更多的社區居民互動起來,共同講好社區鄰里故事,從10月16日至24日,第三屆“社區鄰里節”活動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今年的主題為“同心向黨,和睦鄰里;喜迎冬奧,和諧社區”。鄰里節期間,全市3421個社區將同步組織開展活動近萬場。(10月17日《北京青年報》)
據介紹,今年的社區鄰里節活動豐富多彩,主要有三大內容:“和睦鄰里”“文明鄰里”“情誼鄰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諸如:免費派發給購買農產品的社區居民;走訪困難群眾,關愛獨居老人、殘障人士,開展手拉手結對活動;招募冬奧、社區治安志愿者,弘揚社區公益慈善正能量等。
社區鄰里節演繹“和睦文明情誼鄰里”新篇章。鄰里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鄰里佳話。“六尺巷”的故事,傳說著謙讓寬容的美德;“羅威飼犢”的故事傳為美談;“司馬徽讓豬”堪稱佳話;“于令儀寬偷”仁愛為懷,寬厚待人……記得七八十年代,鄰里之間和睦相處,誰家有個困難大家一起幫忙,充分展現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真可謂:“鄰睦風亦暖,家和人自康”。那時鄰里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互相關心,守望心靈,鄰里情深。
社區鄰里節開啟“和睦文明情誼鄰睦風亦暖”。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鋼筋混凝土隔閡了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情與愛,大家老死不相往來,住在對面彼此從不招呼一聲,以致有人死在家中是臭氣熏人才的報案。和諧鄰里是和諧社會的基石,現在城市越來越擁擠,但人心的距離卻越來越遙遠,鄰里老死不相往來的冷漠,鄰里之間都以我為中心的自私,從不考慮彼此的感受,已成為當下的社會病。和諧社會,我們需要大力重構鄰里文化的和諧理念,更多地在生活中交流互動,構建新型的鄰里關系,多些互相理解,多些不互相干擾,多些笑聲和相互問候聲,多些鄰里守望相助,大家都能為彼此著想考慮,那么就會減少一些矛盾,多一份和諧。
社區鄰里節開啟美好未來新生活。“社區鄰里節”應形成輻射效應,并在在全國各地推而廣之。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居好,賽金寶”。社會和諧文明離不開好鄰居。做鄰居也是一種緣分,珍惜這種緣分,就會形成千家萬戶的良性互動,人人幫助別人,就是人人被幫助,戶戶守望,就是戶戶被守望。鄰里如此,推廣到整個社會,就是一種愛心社會的力量。好鄰居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文明的傳家寶,生活中誰也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中誰也少不了有左鄰右舍。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動,愛心流動。只有大家心心相印,守望相助,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溫暖和幸福。好鄰居多多益善,社會需要更多好鄰居,愿天天都是“和睦鄰里”“文明鄰里”“情誼鄰里”的鄰里節。那么將是社會之幸,人民之福! (南平市委文明辦 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