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交通規則,文明禮讓出行”這是個永不過時的話題。道路交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安全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們行車、走路的交通行為,不但直接具體地反映人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而且決定交通秩序的好壞和道路能否暢通,能集中體現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交通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建設文明、有序、和諧的交通環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文明交通,交規須先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實證明,僅僅依靠道德力量依然不能杜絕危險交通行為,還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來規范、懲治。自醉酒駕車入刑、機動車禮讓行人、一盔一帶等交規施行后,危險駕駛行為明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隨之降低。然而依然有人“頂風作案”:疲勞駕駛、隨意變道、超速行駛、違規停車、步行闖紅燈……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不文明交通行為,輕則造成交通擁堵,重則給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帶來危險。倘若交通參與者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分秒必爭”,不無視規則,必能減少悲劇發生。
文明交通,禮讓不能丟。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有些司機常因駕駛焦慮,患上了“路怒癥”,誰亂超車、亂并道或者龜速行駛,就破口大罵,長按喇叭,更有甚者竟加大油門,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生命有且僅有一次,禮讓三尺,靜待分秒又何妨?
文明交通,教育不可少。持續加大安全交通宣傳教育,開展“文明交通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停車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禮讓道德修養,加大對不文明交通行為的處罰力度,將交通違法與績效考核相掛鉤……多管齊下,持續發力,共同筑牢守護群眾生命的安全防線,讓文明交通意識扎根群眾心中,成為全體市民的一種生活習慣。
文明交通沒有“暫停鍵”。讓文明交通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就是要將交通安全觀念融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實際行動。讓“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識在每個人內心深處,一起構筑安全、暢通、和諧的“平安大道”,創建出安全、暢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環境。(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房產交易中心 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