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婕(左一)在核酸采樣現場志愿服務。(同安區 供圖)
鏡頭3
把同安當作故鄉
教師變身抗疫“大白”
教師節剛過,疫情來襲,來自安徽宿州的曹云就主動加入了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志愿者隊伍。這位同安進修附小的老師,從第一輪核酸檢測到第九輪核酸檢測,從線上教學的“主播”到錄入信息的“大白”,一次工作都沒落下。
曹云的丈夫高品也是安徽宿州人,由于社區所在的志愿組織名額已滿,他就主動申請加入了妻子所在的同安進修附小志愿隊。進修附小的每一次核酸檢測現場,都能出現這對伉儷齊心抗疫的身影。
事實上,當好“大白”不容易。曹云說,第一次支援錄入信息時,由于沒有經驗,她從下午4點一直干到了晚上11點,整整7個小時沒停。防護服里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脫下防護服后,身上竟然結了厚厚一層“鹽銹”,回到家后她累得倒頭就睡。但是,即使是這樣辛苦的體驗,她和丈夫仍然樂此不疲,每次核酸檢測都沖鋒在前。
“因為我們對同安愛得深沉,這里就是我們的故鄉。”曹云說。
鏡頭4
百名志愿者上陣
其中八成是新同安人
魏婕是南平松溪人,租住在官潯社區已經一年多了。一直以來,官潯給她的感覺都很好:“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尤其是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魏婕的感受更深。同安第九輪核酸檢測現場,魏婕又上陣了,這是她第五次參加信息錄入工作。她說:“不論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到了同安就是同安人,就要為家鄉做貢獻。”
最讓她感動的是,當房東得知她在支援核酸檢測工作,便主動幫她買菜,讓她不用擔心生活物資的供應。隔壁鄰居也打電話來詢問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她便把自己的表弟表妹托付給對方,請鄰居幫忙照顧。
官潯社區益陽核酸檢測點志愿隊負責人林民安表示,官潯社區人口密集,該檢測點承擔了近2萬人的核酸檢測量,因此需要的志愿者更多。檢測點現有志愿者300多名,每次檢測現場都有100多人到場幫忙,其中80%是新同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