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 南平市文旅局供圖
朱子理學在閩北萌芽、發展、集大成,影響中國文化800多年,還遠播東南亞和歐美等地。隨著“中國(武夷山)朱子文化節”“海峽兩岸朱子之路研習營”等交流活動持續開展,朱子文化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南平市文化部門編排的《朱子之歌》大型文藝晚會,還曾赴臺灣地區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巡回演出。2016年,南平朱子故里朱子文化推介代表團赴維也納參加“聯合國中文日”活動,推介朱子文化,受到聯合國官員、各國常駐維也納外交官、維也納各界人士和眾多中國文化愛好者,以及維也納大學師生、當地社團組織的一致好評。
多舉措保護 文脈代代傳
2017年9月1日,《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標志著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有法可依。
近年來,南平市創新舉措,通過創建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落實保護、學術、傳播、教化、交流五項工程的“一區五工程”,開展朱子文化遺存各項保護工作,投資8億元以上,推動屏山書院、星溪書院、武夷精舍、延平書院、政和朱子書院、朱文公廟、建陽龍歸堂、建甌五經博士府、武夷學院朱子學院等朱子文化保護文旅基礎設施不斷升級;完成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標志碑67處,占全市朱子文化遺存總數的97%;投入1000多萬元,對朱子文化有關文保單位進行修繕,先后完成考亭書院、紫陽樓等朱子遺跡重建修繕,興賢古街立面修復和朱子社倉、興賢書院、劉氏家祠修繕等工程,以及朱熹墓安全防范系統建設工程等,重新布置、充實朱熹紀念館,對朱熹理學的原著和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展示。
興賢書院 南平市文旅局供圖
在此基礎上,南平市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形成以考亭書院為中心,散布周邊縣市的書院為骨干的“書院群落”,打造世界性的研學基地和“中華書院大觀園”,并結合第44屆世遺大會打造提升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特色小鎮、朱子文化生態園和朱子理學小鎮等,加快推動形成系統展示朱子理學文化特色載體。今年以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朱子文化傳承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南平市積極推動國家級、省級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項目建設,已謀劃5大類29項朱子文化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68.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