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萍在采樣點錄入信息。(受訪者供圖)
文明風9月27日訊(通訊員 羅子泓 鄭素描 吳啟智)三尺講臺上,他們奉獻青春,教書育人;抗疫一線上,他們爭當先鋒,守護家園。疫情發生后,廈門市同安區教育系統8000多位教職工聞令而動,奔赴一線成為“最美志愿者”。
他們暫放下依依不舍的孩子,動員有能力參與志愿服務的家人,活躍在隔離酒店、核酸檢測采樣點和物資籌集運輸等戰線。舍小家,為大家,是他們的堅守;早日在校園里看到孩子的笑臉,讓生活重回軌道,是他們的心愿。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同安區已有近兩萬人次教職工參與到抗疫一線工作中。
“從崗位上下來,就只想喝水。幾乎每個人都會猛灌三四瓶。”
——核酸采樣點志愿者、同安區新民中心小學數學教師呂志萍
拿起手機和孩子視頻,呂志萍兒子的一聲“媽媽,我想你了,我想看到真正的媽媽”直戳淚點。她強忍淚水,笑著回應:“媽媽很快就會回家的,我想抱抱你,捏捏你可愛的臉蛋。”呂志萍一個多星期沒回家了。從9月14日到現在,她一直堅守在同安區新民中心小學核酸采樣點。
“一開始,志愿者人手比較少,我就負責采樣信息錄入。第一次穿防護服,實在悶熱。”呂志萍回憶道,出于衛生安全、采樣效率和節省物資等因素考慮,工作時,大家都是全神貫注地,沒有人敢停下來喝一口水。
他們知道要與時間賽跑,卻不知還要和它較量幾個輪次。“我們分成幾組人員輪班。平均每組每輪工作4至6小時。”呂志萍說。輪班反反復復,她已記不清自己到底工作了多久,反正有召必上、不分晝夜。一輪下來,志愿者們早已大汗淋漓。脫下防護服、做好消殺,他們的腦中只有“喝水”二字。“擰開瓶蓋就喝,幾乎每個人都能猛灌三四瓶礦泉水。”呂志萍說。
這幾天,支援力量陸續入駐新民鎮。但呂志萍和同事并未因此停下抗疫腳步,他們利用志愿服務的空余時間,為醫護人員、其他志愿者做后勤保障。比如,打掃駐地,搬運生活物資,為他們提供藿香正氣水、功能性飲料等。
“不只是我,每個人都在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而拼盡全力。我們學校的很多老師就放下家庭、二話不說就上了前線,他們不僅要在線上照顧孩子的心理和學習,還要在線下服務群眾。”呂志萍說,希望這股教師力量能為同安抗疫助力;同時,期待大家的生活早日回歸正軌,同享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