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餐廳老板許勝利
響應號召率先停業當志愿者自掏腰包為一線人員買早餐
41歲的許勝利是劉五店桂園村的村民,和幾個朋友一起在陳新社區開了一家“鷺海人”海鮮餐廳。疫情發生后,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成為翔安區最早停業的餐廳之一。
餐廳停業本可以好好在家休息,但他卻沒閑著,而是主動打電話詢問社區是否需要志愿者。聽說核酸檢測現場需要人手,他立即來到社區協助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
厚厚的防護衣一穿就是四個小時,脫掉后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這讓他體會到醫務人員的不易,在換班休息時他也不愿停下來,而是穿上紅馬甲維持現場秩序。
由于疫情防控很多早餐店都關門了,大批核酸采集點的醫務人員和現場工作人員早餐都沒有著落。為了讓大家能吃上熱騰騰的早餐,住在新店街道洪前安置房的許勝利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自掏腰包買了40多份煎包、花生湯等早餐,打包帶到檢測點。
當他聽說翔安區福利中心敬善養老院里的200多位老人和工作人員,受疫情影響物資供應出現問題,馬上聯系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商量利用自己多年從事餐飲業積累的供應鏈資源,幫助養老院渡過難關。目前,他們正在積極籌備物資。
許勝利說,平時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目前是翔安92580志愿服務聯盟的一員。他說:“我相信,疫情無情人有情,只要人人都出一分力,一定能很快戰勝這場疫情。”
村民劉賢讀
發動年輕人組建志愿隊妻女都為防控工作出力
54歲的劉賢讀是劉五店的村民代表,疫情防控期間他發動十幾名年輕人組建了一支志愿服務隊,共同守護家園防線。
受“秋老虎”影響,廈門這幾天十分炎熱,戶外地面溫度高達40℃。但是,劉賢讀和他的志愿者伙伴們不怕苦不怕累,即使是中午他們仍守在路口,為進出人員測體溫、檢查健康碼、核驗進出憑證等。
劉賢讀有一輛貨車,平時幫當地的蝦苗場跑跑運輸,疫情發生后他便一心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比起賺錢,大家的安全健康更重要。當務之急是我們要合力把疫情趕走。”劉賢讀笑著說。
他說,現在路口執勤采用四班倒值班制,每個人都會輪到后半夜的班。相比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已經54歲的他有時候會覺得吃不消,但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雖然我現在還只是入黨積極分子,但我想應該用正式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劉賢讀說。
據了解,作為村民代表,近一年來劉賢讀在本村征地拆遷工作中表現出色,很好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被社區吸收為新一批的入黨積極分子。此次疫情防控期間,他以優秀黨員為榜樣,不辭辛勞、積極參與防控工作。
劉賢讀的妻子和女兒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他的妻子看到志愿者們工作很辛苦,晚上就煮好米粉湯送去給大家當夜宵。他的小女兒是同安一所幼兒園的老師,這幾天也在疫情防控一線負責核酸檢測號碼登記等工作。(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林瑞聲 葉曉菲 鄧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