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不能就鄉村論鄉村,必須堅定不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只有鄉村振興戰略與城鄉融合發展互為支撐、互相推動,才能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中,要重點放在農村,積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要明確農村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定位,強化政府投入和主導責任,完善城市鄉村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新時代要通過“三下功夫”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在城鄉產業發展政策上下功夫。產業是動力,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無論是推動產業振興,還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都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積極推進城鄉產業融合,要不斷調整產業政策,建立相應機制體制,實現城鄉產業鏈融合與空間再分布。應充分利用農村土地、勞動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促進城市產業鏈向鄉村延伸。鼓勵各類社會資本下鄉,統籌發展城鄉休閑農業、旅游業、特色農業等,不斷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實現產業多元化、融合化要充分發揮資源與區位優勢,完善產業支撐體系,積極融入國際國內大循環。
在城鄉公共服務供給上下功夫。有效供給是生產發展有力保障。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振興鄉村,重點是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引導企業技術創新,實現企業品牌發展的主導效應、示范效應,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效應、擴散效應,并推進企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實現經濟低碳發展的生態效應、綜治效應;城鄉產業布局要精準調研,不能簡單照搬其他城市的發展模式,不搞盲目招商,產業投資須精準,并通過降低市場壁壘,助力企業自主創新。在鄉村振興中引入城市優質公共服務,建立城鄉統一的標準,積極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向鄉村延伸,還要強化縣域綜合服務能力,推動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在縣域內實現優化配置,不斷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在城鄉資源要素配置上下功夫。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振興鄉村,不僅要培育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還要在“引”上做文章,打通城鄉人才培養交流通道,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打通城鄉要素流動障礙的突破口,要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切實保障農民土地權益,更好用活鄉村土地資源。無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拓寬資金來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應完善城鄉技術創新擴散機制,暢通科技支農渠道,加強技術合作,更好推動農業轉型、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大田縣委文明辦 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