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整理和打印試管條碼 徐嘉馨/圖
文明風9月20日訊(通訊員 徐嘉馨)“每天要做50萬大規模核酸檢測試管條碼,量非常大,需要人手。”前些天,福建省莆田市衛健委辦公室向莆田市委文明辦致電,稱人手緊缺,希望志愿服務中心可以幫助招募志愿者前來支援。得知這一消息后,市委文明辦迅速召集36名志愿者前去協助,為確保試管碼足量供應出一份力!
一呼百應方顯志愿本色。自疫情發生以來,莆田市委文明辦聯合莆田市志愿者協會發出《關于號召莆田市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招募令丨莆田志愿者們,核酸檢測需要您!》以及《莆田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培訓手冊》,廣泛動員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全市共發動招募30491名志愿者、服務群眾122408人次。
志愿者在整理試管條碼(莆田市委文明辦供圖)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發生后,莆田各地志愿者踴躍報名參與防控疫情工作,在涵江,一共集結志愿服務隊伍120多支,來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單位志愿者及社會愛心人士共6300多名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愛出者愛返,為向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表達敬意,湄洲島臺商志愿者送出“抗疫”愛心餐,彰顯“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一群群志愿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認真值守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通宵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他們的身份、年齡、性別各不相同,卻在特殊時期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素不相識的人戰斗,凝聚一座城市向善向美的文明力量。
家住涵江石庭的林亞萍是參與此次支援的志愿者,她告訴東南網記者,自9月13日來到市衛健委就一直在工作,爭分奪秒協助團隊通宵生產核酸檢測采樣試管碼,基本沒有怎么合眼休息。“生產試管條碼需要大量的不干膠,我的主要工作是和廠家協調不干膠的產量,目前已經預定了340萬,要確保后續用量充足。特殊時期,能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是每個人的責任。”林亞萍如是說。
志愿者在整理試管條碼(莆田市委文明辦供圖)
來自荔城區黃石鎮的郭媛是西洪小學的一名教師。9月14日下午,東南網記者在市衛健委見到她時,她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打印和整理試管碼。郭媛表示,看到市里發出的招募令后就積極就近報名參與,希望可以出一份力!她說:“醫護人員在前方戰斗,我們在后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希望可以幫助他們。”
疫情當前,莆田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下,確保自身健康、做好防護措施、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莆田市委文明辦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立足職能發揮優勢,在各縣區安排專人負責招募、聯系、保障志愿服務行動,統籌運用志愿力量,助力做好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確保特殊時期志愿服務工作有力有效。(東南網記者 徐嘉馨)
莆田市媽祖志愿服務總隊“莆公英”支隊志愿者合影(莆田市委文明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