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閩侯縣教師進修學校開展交通講文明志愿服務 閩侯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9月15日訊 行人各行其道、送科普志愿服務、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建設,閩侯縣在補齊硬件短板的同時,加強軟環境建設,同時讓每一位閩侯的百姓都成為文明創建的參與者、踐行者和受益者,努力打造新時代濱江新城。
交通宣傳進萬家,安全知識人人知
車輛停放有序,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車輛禮讓行人……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不僅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質,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為推動形成人人參與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圍,閩侯交警結合實際,精心組織,通過閩侯縣融媒體中心,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宣傳文明交通安全知識,對群眾交通安全知識盲區進行答疑解惑,鼓濃氛圍,提升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閩侯交警還在主要路口、商業街,以LED投屏、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向群眾講解典型案例,引導摒棄不文明交通行為,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安全文明出行。
同時,閩侯縣還在各個路口進行文明交通引導活動。志愿者引導行人、非機動車按紅綠燈信號過馬路,對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進行幫助,對路口及周邊過往行人的各類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提醒駕駛電動車、摩托車的人員佩戴頭盔,并提醒他們拆下違規安裝的遮雨棚及協助交警處理交通突發事件等。
學黨史踐初心,助力鄉村振興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來,閩侯縣通過豐富學習載體、延伸服務觸角、創新實踐活動等形式,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切實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志愿服務,助力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升溫”,積極推動閩侯縣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近日,閩侯縣供銷社黨員志愿者前往閩侯縣鴻尾供銷社下屬農資經營網點開展“學黨史?踐初心”黨員志愿者送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向農資網點經營者和農戶發放宣傳單和農藥知識彩頁,內容涉及配方施肥、合理節肥增效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在發放宣傳資料的同時,技術人員面對面向農戶詳細講解各種化肥、有機肥的養分含量,化肥農藥減量的好處,介紹實際生產中關于施肥、病蟲害方面的具體問題。通過此次活動,鞏固提升了農資網點經營人員綜合素質,在給農資網點經營人員送技術、送信息的基礎上,以點帶面,讓更多農民群眾接收最新的科普知識。
鄉村振興的根基在于產業振興,加強科技供給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日前,閩侯縣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種植業管理科技術人員組成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到南通鎮銀安村蔬菜基地開展“學黨史?踐初心”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專家志愿者隨農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研,并就絲瓜育種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檢驗檢疫等技術進行現場指導,幫助農戶解決有關技術問題。
情系學子幫扶貧,捐資助學獻愛心
為進一步弘揚扶貧濟困、助學育人的優良傳統,更好地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閩侯縣關工委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做好困難學生扶助金的發放工作,引導全社會形成關注弱勢群體、關注貧困學生的濃厚氛圍。
日前,閩侯縣關工委在青口鎮舉辦困難學生扶助金發放儀式。儀式上,受助學生代表進行發言,他表示感謝縣、鎮關工委的關心關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將會自強不息,努力學習,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萬倍的感恩,回報社會,回報家鄉。
今年以來,關工委始終圍繞“精準扶貧,扶貧攻堅”的戰略開展扶貧助學工作,撥款25萬困難學生扶助金分配給各鄉鎮,幫扶貧困學生186名。
文明城市創建,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的有力抓手,還是增進百姓民生福祉的有效手段。閩侯縣正全力以赴,推動創城工作,做到統籌全局、規劃先行、全域創建,形成“一張網”,做到“天空地”一體化,讓文明之風正吹遍著每個角落,共同奏響文明和諧新樂章。(閩侯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