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隊民警黃露佳在羅星塔公園向小朋友宣傳文明交通 馬尾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9月8日訊 文明是什么?是鄰里之間的相互關懷,是有人問路時的耐心指引,是公交車上的起身讓座,是斑馬線前的一次禮讓……
“文明”這個詞聽起來很大很抽象,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很實在很具體。而文明城市更是一個城市各個領域和角落文明的縮影,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近年來,作為福州市的東部門戶,馬尾區正在不斷鞏固拓展文明創建成果,不斷發力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逐步蛻變為福州最美“東大門”。
文明交通 宣傳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為了更好地宣傳文明交通,教育群眾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逆行,提高“一盔一帶”文明出行安全意識,馬尾區委文明辦聯合區交警大隊、區環衛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三鎮一街、師大二附小等各級文明單位、村鎮、社區、校園開展“文明進社區,溫暖在馬尾”專項行動60余場,“文明交通”進校園、進社區、進公園、進企業等宣傳活動50余場,印發《爭當文明馬尾人倡議書》宣傳折頁5萬余份,制作了《請不要亂扔煙頭》《黃警官說交通》等系列短視頻,并在“文明馬尾”抖音、“馬尾微文明”微信公眾號、各小區電梯廣告屏上看刊播,文明交通宣傳深入人心。
市容美了 居民幸福感來了
環境衛生問題常抓不懈。馬尾不定期巡查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公園、步道、內河沿岸、車站、商業大街等,及時勸離流動攤販、整治占道經營亂擺攤、小廣告粘貼、違章搭建和垃圾亂丟棄等不文明現象,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新建了青洲便民市場、魁岐大橋市場、名城集鮮市場等多個中小型集貿市場,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方便了百姓日常購物,豐富了“15分鐘生活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家住羅星街道閩漁新村的林先生目睹了小區門前的濟安路臨時市場易地搬遷后,不僅出行方便了,充斥在鼻尖的臭味也沒了,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他十分欣慰地說道:“以前道路兩側搭建了很多簡易的棚屋,賣菜的、賣肉的、賣海鮮的都集中在這里,不僅道路衛生情況十分糟糕,還影響了車輛通行。現在市場搬走了,周邊衛生環境干凈多了,道路寬敞了,我們出行也方便。”
新時代文明實踐 “紅馬甲”處處獻真情
在馬尾,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紅馬甲”所到之處皆是最美風景線。今年以來,馬尾開展了全民疫苗接種、垃圾分類、移風易俗、慰問幫扶、鄰里互助、平安宣傳、反對浪費、文明交通勸導等各類志愿服務100余場,設立愛心茶攤20個,持續面向不怕苦不怕臟的環衛工人、維護道路交通環境文明有序的城市交警、守時熱情文明有禮的快遞小哥等戶外工作人員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員開放,免費提供自助茶水、臨時休息區、應急醫藥箱、飯食加熱和手機充電等服務,致力于營造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讓馬尾文明城市創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馬尾區委文明辦 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