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2021年《開學第一課》,于9月1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頻同步播出。節目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講述建黨百年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9月1日《中國青年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黨史是一筆豐厚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更要從學習百年黨史中感悟和踐行初心與使命。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就是通過講述建黨百年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讓廣大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
向青少年講述百年黨史,應當貼近青少年的時代特征和接受習慣,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敘述方式和語言風格來講。如《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不僅講述了李大釗用生命捍衛共產主義理想的故事,還特地邀請到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李亞中分享祖父的革命事跡。李大釗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塊大洋,他卻把大部分經費投入到革命事業中,李大釗犧牲后,只給家里留下一塊大洋。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給他們最珍貴的是精神財富,“我們最大的權力,就是為人民服務!”作為“七一勛章”獲得者,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紅色信仰的傳承。
向青少年講述百年黨史,還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和途徑,提升百年黨史教育的有效性。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回蕩著英雄用青春和熱血譜寫的壯歌;每一首壯歌的背后,都閃耀著理想信念的光芒。據介紹,節目創新技術手段,把課堂搬上太空;跨越時間空間,聯動多地場景,用戲劇化手段打造沉浸式課堂。如通過“云課堂”的方式,將“七一勛章”獲得者、脫貧攻堅模范、抗疫先進人物、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后”奧運健兒等請上講臺,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光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無不用榜樣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憤圖強。
各學校要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正確導向,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國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在奮勇搏擊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砥礪前行中激揚青春力量,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