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為城市文明增溫 涵江區委文明辦供圖
強化陣地建設 優化服務效能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涵江大地,一個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個創新的陣地,一個個鮮活的載體,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和傳播提供了有效渠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矩陣”已然鋪開……
涵江區主動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格局,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相結合,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架起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把群眾期盼作為開展創城的“信號燈”,使城市文明的內涵更加豐富。
“收縮壓135,舒張壓87。大爺,您的降壓藥是不是忘記吃了?”上周末,國藥東南醫院藥劑科黨員喻志勇準時到所在的涵東街道頂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報到。有16年黨齡的他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80余小時。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涵江區在“黨建+”鄰里中心推廣“時間銀行”,推動在職黨員利用8小時外的時間到社區報到,發揮職能、專業等優勢,認領居民“微心愿”,把服務延伸到居民“家門口”。
陣地資源是文明實踐活動的依托。近年來,涵江區強化陣地建設,搭建創建工作平臺,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志愿服務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經常性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拓展創建的深度、廣度,讓黨的聲音響在基層,讓黨的溫暖熱在基層。
按照“三心”為“一心”的工作思路,涵江區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和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形成了一個聯動、共享的多中心融合共同體,并依托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因地制宜挖掘江口僑鄉文化、大洋閩中紅色文化等,突出“黨建+”引領、“廟堂”變“文明殿堂”、文明鄉風“微宣講”等亮點,打造一批帶有地方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目前,全區已有92個鎮街、村居所站完成掛牌。“宣講+”、閩中“紅旗不倒”、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12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應運而生。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日前,涵江區實驗小學組織少先隊員前往紅軍207團舊址,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足跡”文明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涵江區結合“永遠跟黨走”主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開展“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之情,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涵江區委文明辦主任林家聲說,無論是黨支部建在鄰里,還是家門口的惠民工程,都在詮釋著涵江創建為民的初心。眼下,涵江區正持續融合“黨建+”鄰里中心、“綜治+”治理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資源,打造更多便民“十五分鐘”志愿服務圈,讓群眾在創建中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