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31日訊 為充分調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載體作用,真正搭建好溝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8月27日上午,倉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亦仁帶領區委文明辦有關人員一行,深入轄區部分鎮村一線調研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城門鎮黨委書記陳勇、螺洲鎮鎮長王堅分別在各自點上侯點陪同檢查,城門鎮、建新鎮、螺洲鎮分管領導分別參加了各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檢查活動。
檢查組一行先后赴城門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螺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敖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橫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店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點位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調研中,李亦仁部長要求各基層所站要利用自身優勢,形成自身特色,切實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應有作用,使之成為助推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主旋律。在調研中,李亦仁部長還提出三點具體指導意見:一是要思想重視。今年行政村是新增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隨機點位,而新時代文明實踐也是新增的重要內容,要切實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好、運營好,各鎮街、村居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做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與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把基層的資源整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移風易俗宣傳隊等鄉村自治組織作用,使基層群眾日常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起來。二是要打造特色。城門鎮要依托文化站原有的資源進行提升,同時把轄區內的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資源進行整合,使轄區內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形成陣地化;螺洲鎮要依托陳氏五樓現有資源,充分挖掘古厝的文化底蘊,帶動周邊群眾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建新鎮要深入挖掘新陣地,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植入到新建的社區中,真正發揮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三是要全面覆蓋。三個鎮部分村面臨著整體拆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建設面臨新情況,要分類施策,特別是對于現有保存相對完整的村要按要求建設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真正做到全覆蓋。(倉山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