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三坊七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小區環境整治志愿服務。(鼓樓文明辦供圖)
在“精”上做文章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項目
有了陣地還不夠,如何讓文明實踐更加有聲有色?鼓樓區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充分挖掘轄區資源,推出了一個個特色項目。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首要任務之一。為此,紅色文化氛圍濃厚的水部街道打造了“紅色大講壇”,由理論骨干宣講團、百姓宣講團、五老宣講團、“第一書記”宣講團和青春宣講團等 5支隊伍提供豐盛的“理論大餐”。
“援越抗美老兵回憶崢嶸歲月,省委、市委黨校教授開展專題講座,不斷傳遞新思想,讓我們在幸福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建華社區老黨員盧振光點贊了“紅色大講壇”。
在鼓東街道中山社區,志愿服務是一抹亮眼的色彩。“謝謝啊,大熱天麻煩你送餐了。”“都是鄰居,別客氣!”無論刮風下雨,志愿者金書英都準時上門為獨居老人送餐,這樣的暖心場景在中山社區“學雷鋒一條街”上還有不少。
為了讓愛心流動起來,中山社區建立了志愿服務“付出、積累、回報”機制,每一名志愿者手上都有一本“幸福中山服務儲蓄銀行”存折。存折上記錄著志愿服務時間、服務內容等信息,志愿者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的時間”,也能用以置換物品,或享受社區就醫等福利。
此外,鼓西街道打造了全省首家社區“愛心銀行”,堅持困難群體和孤寡老人,開啟新時代助老新模式;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區利用劉家大院名人家風家訓館,傳承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以“一街(鎮)一品牌,一社區一亮點”為目標,鼓樓區打造著文明實踐品牌項目,培育具有良好社會效應的文明實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