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新時代鼓樓好少年暑期紅色研學活動(鼓樓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8月24日訊 每天,都有群眾來到鼓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他們閱讀書籍、欣賞歌舞、參與公益,在文明活動中感受美好生活;每天也都有人走出鼓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他們宣傳文化、助老幫困、美化環境,將文明風景植入大街小巷。
鼓樓區積極貫徹落實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不斷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有鼓樓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道路。
在“廣”上下功夫
文明實踐陣地落地開花
“孩子很喜歡畫畫,家門口有機會當然不能錯過。”上周五,家住東街街道的鄭大姐帶著小孫子來到鼓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與了宮扇DIY活動。在陸家嘴國泰人壽“小黃人”志工團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拿著畫筆在宮扇上填充色彩,既展現了無限童趣,又學習了傳統文化。
對于鄭大姐來說,中心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活動,也是她“充電”的場所,“今年在這里參加了好幾場黨史學習教育,平日里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也是豐富多彩。”位于津泰路205號的鼓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有新思想書柜、閩政通服務體驗廳、新時代直播間等功能區,是群眾倍感親切的精神家園,更是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中樞。
中心建設升級了志愿服務管理平臺,還引進中央、省、市資源,讓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大膽“施展拳腳”。這不,一場為國慶獻禮的活動正在中心醞釀。薪火公益負責人陳國強介紹:“我們請來了書法、繪畫專家們共同策劃,將招募99名書畫愛好者一起完成百米歷史長卷。”
中心下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也紛紛落地開花。依托“一老一少一普”場所,鼓樓區各街鎮、社區分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構建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
利用閩都鄉學講習所、于山聊吧、各級文明單位道德講堂等場所,串聯三坊七巷、鰲峰坊、省少兒圖書館等愛國教育基地、文化陣地,匯聚起鼓樓特色的“7+N”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平臺。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鼓樓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文明實踐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廣泛織就家門口的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