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塘村的老人在“老人之家”畫畫。(黃小梅 供圖)
“要說我們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你到宋江陣民俗文化廣場和‘老人之家’看看,就有答案啦!”記者來到蓮塘村采訪時,蓮塘村黨委書記林華榮提議。
在村里逛了一圈下來,記者發現,村民以傳承宋江陣文化為己任的自豪感、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感就是蓮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成果最直觀的呈現。這其中蘊藏的精神力量正使蓮塘人緊緊團結在一起,齊力推動蓮塘發展。
用情用心
傳承宋江陣文化
宋江陣文化的傳承也是蓮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大特色。即將結束的這個暑假,280名孩子參加了第八期翔安區武術、宋江陣暑期公益培訓班。他們在村里的宋江陣民俗文化廣場上操練,感受著非遺文化的魅力;他們走進閩臺宋江陣博物館,傾聽忠肝義膽的好漢故事。
多年來,在這里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翔安武林大會暨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更是閩臺兩地共同期待的盛事。兩岸宋江陣隊伍齊聚,切磋武藝。
蓮塘宋江陣這面大旗,是村里、企業、村民共同扛起來的。2012年,蓮塘村民們讓出23畝集體用地,企業家林良菽出資上千萬元,村企攜手共同建立了全國首個“閩臺宋江陣博物館”,被傳為佳話。
如今,這段佳話還不斷被續寫著。各方以傳承宋江陣文化為己任,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蓮塘宋江陣精英骨干走進校園,進行公益培訓,吸引青少年群體對宋江陣的關注,擴大了文化傳承群體。此外,蓮塘少年和成年宋江陣走出蓮塘,走向國際舞臺,多次在國際武術大賽中取得佳績。
如今的蓮塘,無論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少兒,“身懷絕技”的比比皆是。面對進村的八方來客,他們以宋江陣為豪,更樂意將村里的宋江陣文化分享出去。
匯聚大愛
弘揚孝老愛親傳統
臨近中午,蓮塘村蓮塘682號古厝里,老人們正圍坐“話仙”。炊事員也不慌不忙,因為早餐結束后,老人們就幫忙把午餐的食材洗凈切好了。時間一到,下鍋即可。離這不遠的另一座古厝,也是同樣的熱鬧景象。
這是蓮塘村的“老人之家”。2009年,愛心企業廈門柯依達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依達”)牽頭籌備“老人之家”。2010年4月,“老人之家”開始免費為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12年來,在這用餐的老人從最初的14人增加到了116人,發起的愛心企業也不再是孤軍奮戰?!袄先酥摇背闪松徧链逍聲r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老人們實現了自助互助,弘揚孝老愛親傳統。
更多愛心企業來了。7月6日,農行馬巷支行送來了菊花、仙草蜜、調和油等;7月29日翔安區慈善總會送來了落地扇、碗等;8月7日,廈門永南實業有限公司送來了碗燕;8月10日,廈門胡老三食品工貿有限公司、廈門多寶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捐贈了中秋餅……
受“老人之家”愛心文化的熏陶,村民自發送來了各類食材。7月份,村民王功盛就往“老人之家”跑了好幾趟,送來了自己種的20斤刺瓜、50斤絲瓜、30斤小芋頭。這位樸實的農民用他種植的蔬菜表達著對村里老人的關愛?!皠e人都來我們村做貢獻,我們自己貢獻更應該了!”王功盛說。
有的村民天天往“老人之家”跑,把“有力出力”的理念踐行到了“老人之家”的三餐中。陳珠治阿婆就是其中一員,每天來幫忙擇菜、洗鍋、擦桌子……
事實上,在“老人之家”,老人們不僅有可口飯菜,還有“精神食糧”?!澳贻p人在外工作,老人還面臨著心理上的孤單寂寞。老人一起用餐,聊聊天、做手工,偶爾還能幫助化解一些家庭、鄰里矛盾?!笨乱肋_員工、“老人之家”負責人黃小梅告訴記者。
在蓮塘,老人們的一張張笑臉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出的花、結出的果。蓮塘村這一居村自由養老模式已被復制到了全市乃至漳州多個村居。(海西晨報記者 陳佩珊)